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城里老师下乡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7日03:13 大江网-江西日报

  

城里老师下乡来
万年六○小学的韩宇芳老师在大源小学支教,她自己制作的趣味识字卡深受孩子们欢迎。

  

城里老师下乡来
万年珠山中心小学的支教老师柴文先在偏僻的下门小学已支教三年。本报记者朱文标摄

  “我们买不起蛋糕,就用泥巴捏个蛋糕,上面插几根树枝,围坐在支教老师的身边,在田野里又唱又跳,那是多么令人难忘的一天啊。”这是万年县下门小学一山区孩子和城里支教老师相处感触最深的一件事。

  7月初,万年县一批城里老师结束了一年的下乡支教生涯,开始陆续返城。然而,他们传播的新知识,将深深地影响着孩子们。这些农村孩子盼望着新学期又有一批城里老师下乡来。

  带着小孩下乡支教

  “农村师资力量比较薄弱,农村老师年龄较大,素质相对较差,从而导致农村学校第二课堂形同虚设,电脑、英语听力等新课程几乎未开过。”万年县教育局局长杨万群坦言。如何缩小城乡差距,让农村学生也享受良好的教育?2004年开始,万年县每年选派一批优秀的城里老师下乡支教一年。至今,已有236名城里老师先后下乡支教。

  汪信洋原是万年珠山中心小学骨干老师,得知县里号召城里老师下乡支教,作为共产党员的他二话没说,第一个报名参加。当时,爱人下岗在县城打工,8岁的小孩无人照看。汪信洋便带着小孩去支教。

  汪信洋支教的岗上小学是个偏僻的山区小学,不通车。第一次骑自行车去学校时,道路太差,他最后硬是扛着自行车上的山。在学校吃住也非常不便,取水点离他们住处有几百米远的,而且水有异味。除了生活上的艰苦之外,更让他更吃惊的是学校师资力量严重短缺,当地只有3位老师,平均年龄超过50岁。基础教育都难以保证,更不用说什么素质教育了,山区学生连普通话都不太会讲。汪信洋下决心,一定要干出点名堂来。他不仅教三年级的语文、四年级的数学,还想方设法地给山区孩子补汉语拼音课、体育课、音乐课。

  许多支教老师和农村孩子结下了深厚感情,有的老师支教期满后,仍然留下来继续支教。柴文先在偏僻的下门小学支教了三年。“在乡下教书尽管苦点,但更能实现我的人生价值。我已深深地爱上了这群农村的孩子。”柴文先说。他曾就读于下门小学,深知农村孩子对知识的渴盼。他认真教书育人,支教第一年,他带的毕业班就考了全乡第一名。

  让孩子认识全新世界

  城里老师的到来,不仅增强了农村师资力量,更重要的是给孩子们打开一扇通向精彩世界的大门。

  6月中旬,记者来到万年县下门小学采访,只见一群农村孩子正围着支教老师方淑英认真地学剪纸。以前课堂上只学语文、数学的农村孩子,第一次接触剪纸艺术,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当孩子们学会了剪一只蝴蝶时,别提多开心、多神气。

  “第二课堂教育曾是农村中小学教育的‘盲点’,城里支教老师的到来,很好地弥补了这方面的欠缺。”万年县教育局副局长乐福全说。城里老师来了,不知电脑为何物的农村孩子知道了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胆怯的孩子勇敢地走上了演讲台,不少农村小学在支教老师的帮助下,开设了舞蹈班,组建了合唱团。第二课堂的开展,把农村孩子带进了一个多彩的世界。

  农村孩子大多是“留守孩”,因为隔代教育,许多孩子孤僻、内向。城里老师带来的崭新教育方式,让他们收获了自信,体会到了温暖。在苏桥乡射林小学支教的彭小平刚来时,几乎没有孩子敢和他交流。于是,彭小平利用课余时间经常带孩子们去爬山、玩“母鸡带小鸡”等游戏。彭小平认9岁的张美琴做“干女儿”,周末带她到城里,给她买各种课外书,让她体会到家的温暖。

  支教老师的关爱,滋润着农村孩子的心灵。许多支教老师都收到农村孩子的礼物,如教师节送一束野山花,平时学生从菜园里带来新鲜蔬菜。一位学生在作文中写道:“老师,短短一年,您给我们留下了最美好的记忆,让我们认识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让更多城里老师下乡

  其实,不仅仅在万年,在全省许多农村,孩子们都热切期盼着更多年轻优秀的老师下乡来。

  “建设新农村,农村教育为重中之重,提高农村师资力量,是当前我省一项重要任务。”省教育厅人事处负责人表示。据了解,目前农村教师队伍主要存在两大难题。一是农村老师师资力量薄弱,城市超编跟农村部分地区师资紧缺并存,农村教育学科发展不均衡,普遍缺少外语、音美体老师;二是农村老师补充难、培训难,年龄较大,整体素质较差。

  发展城乡均衡教育,就必须加大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日前,我省已下发关于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的指导性意见,鼓励更多的城里老师到下乡去。

  在我省许多地方,城里老师下乡正逐渐改变着农村落后的教育面貌。赣州市去年9月选拔了210名优秀教师到师资薄弱、结构失衡的农村山区中小学任教。该市规定,从2005年到2010年,对符合支教条件的教师,每年要按一定比例安排到农村服务。九江市则倡导市直学校中层以上干部支教、城乡学校结对帮扶、优秀教师送教下乡、县城教师下乡任教四种支教模式,许多优秀的城里老师纷纷到条件艰苦的农村去。

  近日,我省还启动了“三支一扶”计划,计划在5年内公开招募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随着大批支教者下乡,相信他们将影响更多的农村孩子,改变落后的农村教育面貌。

  本报记者李晚成 实习生张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