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国整车出口期待“刮骨疗伤”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7日09:17 南方日报

  财富时评

  侯小军

  “出口不到10辆的企业高达600多家,仅出口一辆汽车的企业竟然也有160家。”这就是2005年我国整车出口繁荣表相之下隐藏的不堪状况。中国汽车在国际市场形象如何,会

不会走上服装类产品的低档老路,早就引起了有识之士的担忧。商务部机电和科技产业司副司长、国家机电产品进出口办公室副主任张骥日前表示,“明年1月1日,我们将出台一个管理办法,提高汽车出口准入门槛,规范出口秩序。”

  据了解,这一旨在规范出口的办法,将由商务部会同发改委、海关总署、质检总局等部委共同研究出台。目的是通过为汽车生产和经营企业设立一个准入门槛,实施“目录”管理。监管部门将对汽车生产企业实行出口资质管理,对出口经营企业实行生产企业授权管理。符合出口资质的汽车生产企业及其授权的出口经营企业将被纳入“目录”,未进入目录的企业将不能出口。也许,这将成为挽救中国汽车形象的第一把利刃。

  早在今年第一季度整车出口总结时发现,出口金额的增幅远低于出口数量的增幅,低价、恶性的内讧式竞争就已经非常明显。从1999年至2005年,中国汽车整车出口平均单价从1.61万美元一路下降到0.91万美元,小轿车出口均价更低,去年为0.87万美元,今年第一季度又降到了0.71万美元。出口轿车的平均单价逐年下滑,正说明在国内频频上演的低价促销式恶性竞争开始蔓延到国外,中国汽车正在给人以低价、低质的整体形象。

  尤其令人担心的是,许多在国外市场奔跑着的中国造汽车,在国内根本就见不到影子。但一旦这些劣质车出了质量安全事故,国外市场统一称之为“中国汽车”。据了解,在哈萨克斯坦,由于中国车屡出事故甚至发生轧死人事件,中国汽车对该国的出口差点全面被封杀,影响极其恶劣。

  如果说低价是我国整车出口的优势所在,低质是我们的致命伤,那么,只管售中,不管售后,违反通例的做法,对出口企业来说,则无异于饮鸩止渴。

  据了解,多数的出口整车企业在出口市场根本没有售后服务网点。这是汽车行业最忌讳的。上了一定规模的企业在进入某个市场前,基本都遵循先建服务网络再开始卖车的通例。对此,张骥毫不留情地批评:“有订单不等于有市场,有市场也不能当试验场,即使是试验场,也要及时收集实验数据。”而那些以出口为噱头的企业所缺乏的恰恰是这些基本的常识,对我国汽车的整体形象造成恶劣影响。对真正有实力的出口企业来讲,这等于被自己人在背后猛扎一刀,倒在自己人设下的泥潭之中。

  前不久,《不正当低价出口行为调查和处罚规定(暂行)》(修订草案)在国内征求意见,这将抑制不正当的低价出口行为。而将于明年1月1日出台规范出口秩序的政策,有望把不具备出口资质的企业挡在目录之外,提升中国汽车整车出口的整体形象。虽然这样做会减低整车出口的低价优势,但为了让我国整车在国际市场上树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壮士断腕”也好,“刮骨疗伤”也好,均不失为一种有效疗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