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贪官并不缺钱花,还要受贿干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7日09:57 正义网

  研究当今中国腐败问题,不难发现一种奇特现象:许多贪官其实并不缺钱花。譬如:被称为“天下第一贪”的原河北外经贸副厅长李友灿,向来生活十分“吝啬”,一不抽烟,二不喝酒,三不好色,四不助人,除了偶尔打打由别人买单的高尔夫球外,几乎没有其他别的挥霍行为,然而就是这么一个“葛朗台”式的人物,却在不到两年的短短时间里收取贿赂多达4700多万元,最后因此而走上了断头台。

  很多老百姓对此感到诧异:既然不缺钱花,还贪那么多干吗?新近,因“调查别人,最后查出自己”的原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一贪官吴建忠,在交代问题时一语道出了他们的内心世界:“看到钱心里就踏实了”。贪官为何看到钱心里就踏实了?笔者不禁联想起战国末年(公元前221年前后),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编纂的《吕氏春秋》中的一则故事:齐国有个一心想得到金子的人,一天清晨,穿好衣帽到了卖金子那里,见人拿着金子,上去就夺了过来。吏役将他当场抓获,捆绑起来,问他:“人都在这里,你竟敢明火执仗地抢人家的金子,是何道理?”

  他回答说:“我压根就没有看见人,满眼里看到的都是金子呀。”财迷心窍的齐国人“不见人、徒见金”的故事,已成为千古笑柄。无论是古代明目张胆的夺金人,还是现代贪得无厌的捞钱者,他们的目的有时仅仅就是为了得到金子、票子,至于这些不义之财得到以后能不能用?怎么用?以及自己为此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可能有时连他们自己也没全弄明白。报载:一些贪官把他们的非法所得,有的存在银行里分文未取,有的压在床铺下丝毫未动,还有更绝的,也就是上面提到的那个李友灿,所想做的只是躲在一间40多平方米的小屋里,把那些现金一摞摞铺在地上,静静地“欣赏”。李友灿交代时说,自己也无法说清这是一种怎样的一个心理状态,只是觉得那些钱对于自己来说都已经不是钱了。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走火入魔。“天下第一贪”李友灿,还有那个“看到钱心里就踏实”的吴建忠,正是因钱而走火入魔的典型代表。在他们眼里,钱已不再是流通中的媒介,而是自己权利的象征,政绩的展示,价值的体现。记得晋代人鲁褒在所著《钱神论》中对钱有一段精辟的概括,有了钱“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我想,他们对钱,也许是这种 “无所不包、无所不为、无所不在”的那种昏昏欲然的感觉吧。

  据笔者观察,大凡因金钱走火魔的人,都会有以下几种症状:一是把金钱看得高于一切。孔方之内观世界,最重唯有金和银。二是把钱看得比神还灵。有钱使得鬼推磨,无前神仙也不灵。三是把钱作为人生唯一的追求目标。尘世尊卑荣与辱,钱多钱少定乾坤。四是用钱来衡量一切。爱钱如爱命,舍命不舍钱。五是捞钱不择手段,伤天害理。坑蒙拐骗全不顾,杀人放火心不惊。也许还有更多症状,在此就不再一一列举。要是对钱贪婪到如此痴迷,如此不能自拔的地步,那么贪他个几十万、几百万、乃至几千万只不是举手之劳了。杀头不过碗大的疤,你爱乍地乍地。

  由此可以看出,中央多次在党的最高会议上提出反对拜金主义的及时性、重要性。市场经济一反常态,把“金钱”捧上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其起成功之处在于造就了思路敏捷、勇于创造的一代新人,但也使得拜金主义思想在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中逐渐滋长、蔓延起来。正是因为对金钱崇拜的不断升温、使得当今腐败分子越反越多,贪污数目越来越大。所以,反对腐败,不彻底铲除拜金主义的毒瘤是难以奏效的。当今,党中央提出树立社会主义的荣辱观,无疑又投向拜金主义一发重磅炮弹。奉劝那些至今对金钱还执迷不悟的官员,设身处地地投入到教育中去,该清醒的清醒,该悔过的悔过,该勒马的勒马,否则,这些官员的身上可真得要落个“碗大的疤”了。

作者:孙晓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