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全国政协委员建言:大家都来读书吧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7日10:39 四川新闻网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应该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社会到底是向上提升还是向下沉沦,就看阅读能植根多深,一个国家谁在看书,看哪些书,就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未来。

  据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2004年“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在受文化程度限制而有阅读困难的人数比例较1999年下降8.7%的背景下,国民阅读率比1999年

下降了7.8个百分点。其主要原因一是没有时间读书,二是缺乏阅读习惯。

  该报告曾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一些有识之士纷纷发表高见,称“阅读危机”是一个国家和民族面临的巨大危机之一。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应该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社会到底是向上提升还是向下沉沦,就看阅读能植根多深,一个国家谁在看书,看哪些书,就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未来。

  但也有人认为,阅读率下降是不可逆转的潮流,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休闲娱乐方式增加,获取知识的手段增多,没必要忧心忡忡,应顺其自然。

  阅读是否必要,并不成为什么问题。但随着电视与网络的发展,传统阅读似乎面临消亡的境地。因而阅读的必要性问题,电视、网络能不能代替传统阅读的问题引起了一些学者的关注。

  一些学者认为,图书的意义在于它所提供的信息,更加接近“知识”(knowledge),而非一般意义上的信息(information),更不是大众媒介主流所追逐的娱乐。通过读书接受知识的过程通常正是思想的形成过程。对于个人来说,不读书,就意味着接受信息常常是被动的、从众的、缺乏思考的。阅读是对人们思维方式和对世界把握方式的训练。这种不可替代的思维训练才可能帮助人们思考和形成大智慧。

  网络被专家称为“浅阅读”,即难以进行深入学习思考的阅读。传统的阅读功能是一种深层次的学习和思考,它是“浅阅读”无法替代的。现在大部分人可能很少会上图书馆查阅资料,而改去网上搜索。但事实上,网络的出现对人的媒介素养要求其实更高,因为具有海量信息的网络,其智能化程度还比较低,它会逐渐使人们滋生一种获取信息或者知识浅尝辄止的心态,大家会渐渐习惯只停留在某种信息之外,看到表象、肤浅的一面,而不讲究缜密的逻辑连贯性、深度以及来源。

  其实,“阅读危机”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也出现了阅读率走低、阅读能力下降的情况,只是没有我们这么严重,但举国上下视其为“国家危机”,忧心忡忡,政府及社会各界不遗余力地推广阅读运动。198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提出“建设阅读社会”的目标,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宣布每年的4月23日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呼吁各成员国的学校、图书馆、出版社,举办各种活动以唤起世人重拾阅读的兴趣。

  我们应从国家战略的高度,从建设和谐社会,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高度,依靠政府及全社会的力量,积极倡导全民阅读,提高国民的阅读能力。

  举办“全民阅读年”活动,以政府之力推动全民阅读运动,通过一系列的富有成效的读书活动,唤醒全民的阅读危机意识,激发全民的阅读兴趣。

  将图书馆、书店等文化设施纳入城市规划中。做到每个社区都有图书馆,都有书店。图书馆是公共的文化设施,政府必须保证其大部分的经费来源,可以采用冠名等方式动员企业、个人及出版社、书店捐赠一部分。为保证藏书的质量,应该由图书馆协会之类的权威机构每月公布应藏书目,作为图书馆的采购依据。作为带有一定公益色彩的社区书店,应该成为社区公共文化设施的一部分,政府应给予适当的优惠政策,比如减税,适当的租金补贴,通过招投标的方式引入投资及经营者。

  在小学开设阅读课。让孩子亲近阅读,从小形成阅读习惯。研究显示,儿童尽早接触图书,会更容易养成阅读的习惯。6至12岁是阅读的丰沛期,孩子阅读就像海绵吸水一样,遇上感兴趣的图书,不管什么题材或类别,都会喜欢。当儿童接受了阅读训练后,便会慢慢从中发现阅读的乐趣,继而自发地阅读。

  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阅读的民族,建设“书香社会”,需要政府的高度重视,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希望我们的媒体及各界人士,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不遗余力地推动全民阅读运动。未来最具有竞争力并最终能胜出的民族,一定是阅读能力最强的民族。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大家都来读书吧。(全国政协委员席 殊)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