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改革就是大道理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7日12:00 光明网
徐迅雷

  改革有功受奖,阻挠改革追责;风险性改革失误可免责,公益性大改革应听公众意见……7月1日开始,国内首部改革创新立法《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创新促进条例》施行,“改革创新失误三种情形可免责”的有关规定尤其引人注目:一是改革创新方案制定和实施程序符合有关规定;二是个人和所在单位没有牟取私利;三是未与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恶意串通,损害公共利益的。(7月1日《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等媒体报道)

  这是“改革失误免责”的制度跟进,其效果可能不是“立竿见影”的,但意义肯定是深远的,这是一个真正具有前瞻性的地方改革立法。

  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者,深圳的一举一动都那么引人注目。些许年来,深圳各种大大小小的改革,媒体的许多报道留给我印象深刻。比如:在全国率先真正把辖区内所有农民变成了居民;酝酿撤销全部51个街道办事处,将权力下放到612个社区居委会;允许民资外资依法进入文化产业;为解决住房难、看病难,深圳公布普通住房价格上限,而病人费用超标则要扣发医生薪水,另外还首创了劳务工合作医疗模式,为外来劳务工服务;在美国的社会安全号码制度的启迪下,拟试行居住证制度,让启用了二十多年的暂住证退出历史舞台;深圳警务改革借鉴香港经验,不再区分治安警、社区警、巡警和刑警等警种,变“坐班制”为“巡逻制”;深圳神秘“网警”率先浮出水面,公安部计划向全国铺开;20万个摄像头“盯”着深圳,犯罪分子在任何公共地点作案都将被监控;深圳大幅调高最低工资标准,特区内外最低月工资分别为810元、700元,均比以往提高120元……

  但深圳这些改革,还是在中观和微观层面推进的,改革要过大关,仅仅停留在这样的层面,显然是不够的、不行的。比如,把所有农民真正变成了居民,这相比其他地方嚷嚷把农民“登记”为居民的形式主义的户籍制度改革,已经大大进了一步,但依然无法“改革”外来暂住人口的户籍制度,要知道,现在深圳暂住人口已经超过1000万,这些在深圳工作多年、奉献多年的劳动者,依然因为没有深圳户口,而在医疗、社保、孩子上学等方面饱受煎熬,当“城乡二元制”被打破之后,“内外二元制”仍旧困扰着深圳。正是看到种种潜在的改革“危机”,深圳率先而为,从立法上鼓励大改革大探索。

  深圳为改革创新立法,使改革创新成为了政府的法定职责,这是一个好的起步。改革真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今,天津滨海新区成为我国新一个综合改革的试点地区,深圳—浦东—滨海构成了“三驾马车”,这三座城市由于正好分处于中国经济版图的三大板块——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圈,改革开放版图正期待着新的关键性的突破;深圳这个老牌的改革先锋,如果不思进取,那么,落后于时代要求、滞后于改革步伐,则很容易成为现实。

  改革是大道理,这个“大道理”管着其他种种“小道理”。没有改革,就没有出路;一个地方这样,一个国家更是这样。前些日子,“改革不能动摇”也成为了一个被广泛讨论的问题,这是很吊诡的事情。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这是一个常识,如果连常识都要“讨论”“争论”,说明改革在认知的“浅层面”就遇到了困难。通常的说法,我国改革已走出“摸着石头过河”阶段,正从外围改革向核心改革、从浅层化改革向“深水区改革”切换;如果我们连要不要改革都变成“问题”,那实在是很危险的事。我们面临的绝不是要不要改革的问题,而是改革如何过大关的问题。

  改革如何过大关,这是一个摆在每一位改革者面前的严峻课题。不说宏观层面如何抓住改革的“牛鼻子”,仅仅从中观层面看,我国未来的改革,就直指种种“结构性问题”,比如政府与市场配置资源问题、行政区经济与市场化经济区问题、市场化产品与公共产品问题、贫富阶层分化问题、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世界眼光与单一国家视角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的破解,太需要改革冲浪者的无畏前行。

  要让改革冲浪者无畏前行,那么,“失败者可免责”就显得非常重要。这里的“改革失败者”是指真正的改革者。我们需要清晰甄别真假“改革者”,那些玩弄形象工程、折腾政绩工程的所谓改革者,那些一边“腐败”一边捣鼓“改革”的做法,其实统统都是“伪改革”。在“深水区”,改革需要警惕“反改革”,改革更需警惕“伪改革”。“伪改革”的种种行为,无论其外表如何堂皇,根本就不是、不应该是、不可能是《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创新促进条例》所保护的对象。

  改革到了啃“硬骨头”时期,深圳为改革而蓄势发力,在政府、经济及社会领域寻求改革的重大突破,这是我们必须为之鼓掌击节的;那些简单地把深圳的改革立法看成是“试错条例”,其“担心”可以理解,但那样的说法未免是浅薄的,我看完全可以置之不理,否则,改革真的会有太多的羁绊。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