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搞学问”还是“搞表演”?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7日20:30 生活报

  马国川

  北京师范大学钟伟教授在表白“经济学者一定要替百姓说话吗”以后,引起社会各界的不同反响。摩根士丹利经济学家谢国忠在接受采访时说,经济学家就像演员,就看出场的次数多少,多了就自然成为经济学家了。(7月5日《每日经济新闻》)

  谢先生本人即是一个经济学家,发表这番评论着实耐人寻味。经济学家应该是做学问的,而演员是搞表演的,怎么能说“经济学家就像演员”呢?假如谢先生不是感触颇深,恐怕不会做这样的比喻。其实,对照现实生活中经济学家们的做派,谢国忠先生的比喻并不为过。

  近些年来,经济学在中国迅速成为一门显学,而某些经济学家开始迷失自己。他们热衷于参加各种媒体组织的活动,在不同的场合侃侃而谈,他们走穴般地在各大城市的论坛上侃侃而谈,头头是道,几乎没见他们有“卡壳”的时候,更鲜见有谁诚恳地说:“我们不知道。”讲完之后拿红包,可谓名利双收。

  为了吸引媒体和公众关注,某些经济学家还频频制造轰动效应。有的经济学家反对征收遗产税,说那是“杀富济贫”,引起了轰动效应;有的提出“第二套住宅”论,认为拥有第二套住宅是小康的一个重要标准,引起了轰动效应;有的说十年后中国经济将全面超过美国,引起了轰动效应……

  作为一个学者,偶尔搞点轰动效应也并非什么坏事,但无论怎么说,学者不是娱乐明星,在制造轰动效应时得讲点儿理性,体现科学精神。假如只是为轰动而制造轰动,那就纯属“有哗众取宠之心,无实事求是之意”。

  经济学家首先是一个学者,而做学问要老老实实,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做出的成果,才有可能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科学的检验和历史的检验。

  (生活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