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张妈妈:我为你流泪我为你自豪》后续报道张妈妈感恩的心催她奉献一辈子(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8日02:20 大连晚报

  

《张妈妈:我为你流泪我为你自豪》后续报道张妈妈感恩的心催她奉献一辈子(图)
《张妈妈:我为你流泪我为你自豪》后续报道

  半个世纪之前,张妈妈在大学期间得了肺结核,没有钱治病,是同学们申请慈善基金救了她

  张妈妈感恩的心催她奉献一辈子

  ■文/图本报记者卢真珍

  新闻提示

  87岁的张贞慧张妈妈是我市年纪最大的义工之一,几十年来她不间断的向社会捐款10余万元,还签署了一份《遗体捐献志愿书》。如此无私的捐助让人们对这位善良的老人肃然起敬,日前,记者在和张妈妈一起生活的两三天时间内,走进了张妈妈的内心深处,寻找她倾其所有奉献于社会的源泉。

  半个世纪前慈善基金送来“救命款”

  张妈妈出生在上海,1950年从复旦大学毕业到大连支教。她无儿无女,只有一个侄子在大连。她说:“与其把财产留给子孙,还不如造福后代。国家需要钱,我应当贡献力量,我个人的钱只要够用就行了。”

  一个平凡的辽宁师范大学退休副教授为什么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将自己辛苦挣来的钱捐献给希望工程、慈善总会,捐献给地震、海啸的灾民呢?

  张妈妈是个孤儿,从小就是在福利院长大的,1946年,在她读大学期间,身患肺结核病没有钱医治。眼看再拖下去就要有生命危险了,张妈妈的同学们四处帮她筹钱,可这点捐款相对于高额医药费无异于杯水车薪。可就在张妈妈已经不抱有希望的时候,突然一笔治疗费用“从天而降”,奇迹般地解决了张妈妈治疗的全部费用。

  这笔“救命款”是怎么来的?由于当时的战乱等原因,张妈妈没有机会弄清楚。直到毕业后她来到大连才知道,原来是同学们申请的慈善基金救了她。

  感恩之心奉献了50多年

  自从得知了慈善基金救了自己一命后,张妈妈就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无私奉献。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用工资的一半支援抗美援朝前线;1966年邢台地震、1981年瓦房店特大洪水……每一次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张妈妈总会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

  其实,张妈妈身患结肠癌,她老伴生前双目失明,两个人身体都需要调养,但他们依然省吃俭用,把钱都捐给需要的人。她说:“年轻时我身患肺结核病,是慈善机构救了我,1950年我只身来到大连,身无分文,就只有一个装行李的大箱子,党给了我工作,连棉衣都是国家发的。我应该多为社会做点贡献。”

  找到“恩人”泪水禁不住流下

  1996年当张妈妈送去第一笔希望工程捐款700元时,她资助了一个瓦房店的孩子,但对方为了表示感谢随后就乘车来到大连看望张妈妈,张妈妈觉得这样太麻烦了,一来一回还要让人家花钱,于是她在以后捐款时就再也没有留下自己的名字,怕的就是别人再来感谢。

  2003年2月8日,张妈妈按照惯例给希望工程办公室送去捐款。她认识了义工王晶,得知义工的工作性质后,她便要求王晶介绍自己加入义工队伍,当时她并不知道义工是慈善总会组织的。当走到义工总部门口时,看到门旁挂着“大连慈善总会”的牌子时,她像失散了多年的孩子终于在50多年以后找到了“家”。泪水不受控制地流下来。“恩人!我终于找到了你!”从此,张妈妈成了慈善总会义工队伍中的一员。

  张妈妈说:“有人说我‘傻’,有人赞扬我‘高尚’,在我看来,不过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做自己该做的事。”现在87岁高龄的张妈妈过着现代人无法想象的“落伍”生活,但她却将全部的爱心都用在了回报社会上面。“我老了,出不了多大力,能奉献的只有一份爱心。”

  编后:

  这是一个知恩图报的故事。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是中华传统美德之一,做人,就要常怀感恩之心。从受助到助人,更是一个感恩升华的过程,一个老人让我们看到了这种升华。雷锋说过,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张妈妈的半个世纪,是回报社会的半个世纪,这种坚持已经不能再用难不难来形容了。难以再说什么,只想向张妈妈致敬——您的“落伍”才应是时尚!

  图片说明:张妈妈的生活简单快乐。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