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薛晓东入学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8日02:52 山西晚报

  他叫薛晓东,我省忻州市忻府区曹张乡谷村人,不久前收到了河南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的录取通知书。但是,开学的日期一天天临近,他们家却只能给他东拼西凑到660元钱……记者于9月11日赶赴忻州,与薛晓东一起,开始了一段660元钱的求学之旅。但意想不到的是,晓东的入学却特顺利

  抉择

  记者赶到薛晓东家的时候,已是9月11日下午6点多钟。显然,对于记者的到来,他们一家抱有极大的期望:薛晓东本人很早就在村口翘首守候,他的母亲则在家中忙着包饺子。这顿饭,花了不到20元钱,却已是他们家近年来最丰盛的一顿。

  这些年,薛晓东家的日子过得一直都很艰难。借钱养过两头奶牛,却正好赶上牛奶市场不景气,赔了;种着十几亩玉米,所产仅够糊口;家中的老屋,三年前塌了,为了盖两间新房,父亲没日没夜地操劳,终因积劳成疾,于今年4月倒在了乡间地头上,从此再没醒来……

  今年高考,学习很争气的薛晓东和姐姐薛晓兰同时考上大学。自豪之余,母亲又陷入了深深的忧愁———姐弟俩上学至少得1万多元,上哪儿找这么多钱呀?亲戚朋友处,能借的都已借过了,现在还欠着两万多元外债;家中的财产,原先还有两头奶牛、1000多斤口粮,为安葬孩子他爸也都已卖掉了,现已很难再想办法。

  怎么办?薛晓东的母亲曾想把晓兰聘出去,用彩礼钱供晓东上学。这个念头刚一提出,就遭到了孩子们的坚决反对。晓兰整日哭得死去活来。晓东也表示,如果要用姐姐的幸福来换取自己的前途,这样的前途不要也罢———争论了一个多月的结果是:让姐姐晓兰先上,晓东等明年再说。

  9月1日,晓兰带着4000元钱走进大学校门。这些钱中,有她所在的秀容中学校长捐出的500元,还有当地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捐助的1000元,其他都是母亲向乡亲们这家300元、那家200元凑来的。即便如此,晓兰到现在还欠着所在高校2000元费用未能缴上———学校要求她在年底前必须缴清。

  就在晓东对上学早已不抱任何希望的时候,他在同学家翻到一张过期的《山西晚报》。那张报纸,正刊载着本报“关注贫困大学生”系列报道之一。“报社还管这事?”抱着试试看的想法,他给本报打来电话。在得到记者一定会关注此事的承诺之后,晓东的母亲赶紧忙活起来:订好火车票,又四处设法借回660元钱。她所能做到的,也只有这些了。

  出行

  12日上午,母亲含泪把晓东送到村口,将660元钱塞入他贴身的衣兜。听说他要走,他的大姑来了,拿着两斤煮好的鸡蛋;他的表姐来了,拿着10个苹果和一把红枣……经济上能帮到的,他们早已尽力,现在只有用这些东西来表达他们的心意。但他们好像都有什么话没说似的———记者知道,他们是在为晓东究竟能否进入大学之门而担忧。毕竟,记者并没能如他们想像的那样为他们带来金钱的资助,记者口中所说的那个“绿色通道”,也不知道究竟是否管用。

  怀揣着这仅有的660元钱,薛晓东忐忑不安地上了路。一路上,薛晓东问得最多的就是:“记者哥哥,你说我能上成学吗?”

  对他的这个问题,记者真不知该怎么回答———按说,为了保证今年新考入公办普通高等学校的贫困家庭学生能够顺利入学,教育部要求各个高校都要开通绿色通道:在发放录取通知书时,同时寄送资助政策材料;对被录取入学、经济困难的新生,一律先办理入学手续,然后再根据核实的情况采取资助措施;对没有按时报到的新生,学校要查明原因,采取措施让他们顺利入学。可是,这个政策在各个高校的贯彻执行情况如何,记者心里也不是很有把握。至少,晓东的姐姐就碰了一个不小的钉子。

  除此之外,晓东最为担心的还有:马上就要秋收了,家里只剩下母亲一个人,怕她忙不过来。“如果学校拒绝接收我,我就把钱给姐姐寄去,回去帮母亲收秋!”晓东嘴里念叨着,两手交替按着装钱的衣兜,一路上不敢合眼睡觉。

  入学

  9月13日,从开封火车站一直到河南大学内外,到处都是一番喜迎新生的繁忙景象。但所有的这一切,在薛晓东看来却与他毫不相干。他现在惟一关心的,是他能否入学。

  然而,入学的过程比薛晓东原先想象的要顺利得多。在新生接待处前,他刚一亮出录取通知书,就有学长帮他拎起行李,将他领到早已安排好的宿舍。尽管,沿路晓东曾多次忐忑不安地告诉学长:“我还没钱交学费呢!”学长的回答是:“不怕,有绿色通道呢!”

  为晓东安顿好住处后,学长将他领到学院办公室。那里,像他一样无钱交学费的贫困生还有很多。学院已专门指定了一位辅导老师为他们办理入学贷款事宜。在认真审核了晓东所在地提供的家庭情况证明,以及他母亲提供的贷款担保承诺书后,这名辅导老师立即为他出具了“贷款申请批准书”———准其贷款4530元,用于支付学费及住宿费。凭借这个,薛晓东很快就在“绿色通道”中办理了全部入学手续。整个过程,没有超过两个小时。直到领到学校发放的学生卡,薛晓东感觉就像做了一场梦似的:“太顺利了,简直难以想象!”至于他所担心的课本费,辅导老师承诺:到10月份,学校还会组织发放一笔贷款,那笔钱,最高可达5000元左右。

  据河南大学学生处一位彭姓负责人介绍,“不让一个学生因为没钱而上不起大学”,这是该校多年的办学宗旨。今年,为保证“绿色通道”能够惠及所有需要得到帮助的贫困生,该校拟动用近千万元巨资,使受到救助的学生占到新入学学生总数的20%以上……

  就这样,仅仅装着660元钱,薛晓东走进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大学校门。

  本报记者 李建军

  (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晚报网络编辑:张鑫)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