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几年来,“厚重河南”文章走进地方教材,走进中招考试语文试题 “厚重热”引导孩子品尝“河南味”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8日08:40 河南报业网-大河报

  

几年来,“厚重河南”文章走进地方教材,走进中招考试语文试题 “厚重热”引导孩子品尝“河南味”
刚刚到来的暑假,对郑州市六十八中初三语文老师王磊来说,多了一份与往年不同的感受:全班50多名学生中,有三分之二的孩子把了解河南人文、地理、历史等知识列为假期学习计划的主要内容。王磊说,孩子们这种主动汲取本土文化的热情,让她惊喜。

  事实上,早在两年前,由河南基础教育部门编写并在各地中学施教的一本名为《河南文化》的教材,以及一系列有关“河南味”的读书和习作评选活动,就已经在广大青少年

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而令人欣喜和感叹的是,由《大河报》首创并仍坚持前行的《厚重河南》专题文化栏目,也正被教育、文化等部门的学者专家和众多青少年学生所青睐、所乐道……

  戏曲情结

  中学语文老师领着学生走上“戏曲大舞台”

  在2004年新学期刚开始的时候,王磊收到了郑州市教育局基础教研室下发的一本有关河南名胜古迹、人文历史等知识的练习册。“上面的绝大多数东西比较眼熟,不少内容是摘自《大河报》‘厚重河南’的文章。”王磊说,“目前郑州所有中学均按照国家教育部的要求,实行了新的课改,增加了河南地方课程的设置。”

  到初二时,地方教材里出现了“戏曲大舞台”的课程。王磊用一个月的时间指导孩子们收集了大量河南戏曲的相关信息,总结课上还办了一场河南戏汇演。

  让王磊深感欣慰的是,表演时孩子们争当主角,不少以前只追捧“超女”、流行歌手的中学生成了河南“小戏迷”,他们甚至把自己的唱段制成光盘、磁带,互相交流谈体会,有的还写了心得体会往报社投稿。

  “说实话,如果不看‘厚重河南’,我真不知道咱河南的曲艺发展到现在是个啥样子,这组文章对上‘戏曲大舞台’这堂河南地方课太有用了。”采访中,王磊多次提到最近“厚重河南”刊发的一组关于河南曲艺的系列报道。

  让“厚重河南”记者盛夏萌生采写“河南曲艺”系列报道念头的原因,是我省曾拥有和流传的54个曲艺种类,不少面临失传的现状。最终,盛夏将笔落在了最具河南地方特色,在全国影响最大的河南坠子、大调曲子、河洛大鼓、三弦书4大曲种。文章一经刊发,不仅曲艺界反应强烈,还波及文化、教育等领域。王磊说,开学后,她打算把“河南曲艺”系列报道复印出来,分发给初一新生,让孩子们提前走上“戏曲大舞台”。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除了常规的地方教材,关乎中学生升学命运的中招考试也与“厚重河南”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这些出现在中招语文试卷上的考题是怎样和天天见报的文字牵上线的呢?

  中招命题

  语文试题的成型“厚重河南”立了功

  今年中招考试前的一段时间,“厚重河南”的首席记者姚伟异常忙碌。

  “天天给学生家长找报纸,他们风传中招考试要考我写的稿子。”姚伟说,有一个家长告诉他,今年中招考试语文试题中很可能出现他写的茶文化的文章。后来这消息越传越广,一天之内甚至有几十名家长找他复印这篇文章。

  恰巧姚伟的女儿今年也上初三。“中招考试恁严密,我咋知道要考啥内容呀?”虽然文章是自己写的,但姚伟看着文章也有点束手无策。虽然开考后今年中招考试语文试卷中并没有他的文章,但家长们的猜测并非没有一点依据。事实上,2005年河南省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试卷中的确出现了姚伟曾经采写的“内乡县衙”稿子,这道阅读题总分为11分。

  “最近几年,中招考试语文试题突出体现了河南地方文化特色,特别是2005年,除了涉及内乡县衙,还有禹州钧瓷、巩义杜甫故里、汤阴岳飞庙、南阳卧龙岗、嵩山少林寺等内容。”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语文组专家、历年中招考试语文考试命题参与者孟素琴说。

  据孟素琴介绍,我省中招考试语文命题组有7名成员,中招命题过程很简单。“坦率地说,中招考试语文试题的成型,‘厚重河南’是立了功的。比如去年试卷中的内乡县衙、禹州钧瓷、巩义杜甫故里等试题,不少内容就是从‘厚重河南’里选的。”

  记者了解到一件事,内乡县衙景区领导得知景点出现在了中招考试语文试题中后非常振奋,不仅把这道考题刻成石碑立在醒目处,还组织包括售票员、茶水工、清洁工等在内的全体景区员工,对“内乡县衙”来了次“自考”。

  在孟素琴看来,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如何将本土传统文化转变成孩子们易于吸收、消化的新知识,他们一直在努力。而河南地方教材的出现,找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

  厚重河南

  走进地方教材受到师生们的青睐

  孟素琴所说的“一直在努力”,始于2004年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编写的《河南地理》、《河南历史》、《河南文化》3本教材。“这些地方教材的出台,主要是配合国家教育部提出的中学课改要求,供全省课改实验区共涉及近30万名中学生使用。”孟素琴说。

  其中,《河南文化》是由省社科院两位古代和现代汉语专家亲临指导的地方教材,涵盖了“学术思想”、“古代科技”、“学校教育”、“文学成就”、“音乐舞蹈”、“书法绘画”、“园林艺术”、“文物珍品”、“名胜古迹”、“民俗风情”等枝叶繁杂的河南文化领域,它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语文教材,更是一本包含了地理、历史、自然等多门学科的“大语文”。

  “按照设定,学生们将在一个学期内用14个课时来学习《河南文化》,目的是注重他们对本土文化基础知识的积累。”孟素琴说,在编写这本教材时,他们特别注意到了“厚重河南”,并且从中直接选取了不少篇章,原因在于那些文章具有浓郁的文学特色、结构合理、通俗易懂,很适合学生阅读理解。

  性格爽朗的孟素琴毫不掩饰对读书看报的喜爱。她笑言有个“不讨人欢迎”的习惯:去同事办公室看到《大河报》,总是忍不住把刊登有“厚重河南”文章的报页“偷”回来,然后再逐字逐句录入电脑里备用,“手痒,没办法”。

  记者告诉孟老师,其实通过网络可以方便快捷地浏览、下载“厚重河南”。在记者的帮助下,她很快找到了需要的内容。“以后我再不会‘偷’报纸了。”孟素琴说,要把这些文章邮寄给一些语文老师,让他们当范文,好指导学生们参与“河南文化小论文评比”活动。

  今年,是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发起的“河南文化小论文评比”活动的第二年。一年来,这项活动效果如何呢?

  河南味道

  河南文化小论文展现着孩子们对家乡的热爱

  “安阳,一个神秘的地方,在过去的100多年里,频频吸引着世人的目光……殷都找到了,却是一个废墟。数千年前的繁华早已烟消云散,人们能看到的,只有普通的烟村草树……殷墟,这块古老而神秘的宝地,也正因了有着让人迫切想了解却又一时看不真切的远古文化,才变得令人如此难以释怀……”——节自安阳市文峰区宝莲寺一中初二学生李扬作文《一片甲骨惊天下千年帝都在安阳》这些文字,是“河南文化小论文评比”活动中收到的500多篇习作中的一段。

  “孩子们的习作虽说比较稚嫩,但体现出的对家乡的热爱,让我们很感动。”孟素琴坦言,“河南文化小论文评比”活动在全省中学引发的强烈反响让她多少有些始料不及,“文化不可创造,孩子们必须收集许多材料,不然他们是写不出这些东西的”。

  孟素琴笑着说,在评比组的教育专家们看来,每一篇习作其实就是一篇小型的“厚重河南”,字里行间凸显出的“河南味道”,值得人们品味。

  “实际上,孩子们从选题到采写,再到成稿,本身就是一个锻炼的过程,他们获得的感受,其实和我们是一样的。”盛夏说,她在做河南曲艺系列报道时,前期采访工作十分繁杂,走访了数十位曲艺人,跑了郑州、开封、登封、巩义、偃师、南阳、邓州等地,甚至到京津两地拜访艺术家、农民艺人。盛夏说:“非常感谢那位对孩子们传授河南曲艺知识的语文老师,对青少年进行地方文化的普及与教育应该从多方面有意识地引导。”

  孟素琴表示,他们将把“河南文化小论文评比”活动持续下去,“我们还想跟大河报合作呢,看能不能以‘厚重河南’为基础,搞一个‘大河报杯’之类的论文比赛,我想效果肯定会更好”。

  出版3年

  媒体的投入和参与恢复本土文化独特魅力

  据王磊透露,在她任课的班里,有三分之二的学生是“厚重河南”的忠实读者。学生们阅读这些文章,并不是纯粹应付考试。孟素琴也认为,开设地方课是“让孩子们增强‘根’的意识,这比考试更重要”。

  被教育领域看好的“厚重河南”,同样也获得了文化界的认同。

  “我无法掩饰看到这一部文稿时的惊喜。”这是2003年夏,时任河南省文学院院长的孙荪先生在出版的第一卷《厚重河南》序言中,写下的第一句话。孙荪先生如是评价:“《厚重河南》做的既有好做的文章,更有难做的文章……实际上,这是一种‘起死回生’的工作。把物态化的历史遗迹,抽象化的文字资料,民俗化的文化现象,和精神化的人的心灵有机地结合起来,也就是死的历史在现代人的精神生气吹拂和灌注下重新获得生命的过程……”

  “厚重河南”走到今天,在我省著名乡土作家孙方友先生眼里,有着更新的诠释。他认为,这一文体对河南文化和历史的解读,不是一种简单的自怜自爱的表现,也不是文化情感经历的单纯回眸,媒体对本土文化主动的投入和参与,恢复了本土文化应有的体温和独特魅力。

  据了解,《厚重河南》出版3年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并荣获河南省“五个一工程奖”。

  “目前《厚重河南》已出到第六卷,累计发行量逐年增加,已成为读者了解河南的一个主要依据。”大河大图文传播有限公司负责人说,在去年的“河南省青少年读书节”上,时任省委副书记的支树平特意向省领导和全省青少年推荐《厚重河南》,他寄语“热爱河南、了解河南的人,不可不读《厚重河南》”。

  最近几年,中招考试语文试题突出体现了河南地方文化特色。

  □记者孟冉文李康图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