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电价上涨的N个不明白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8日09:13 四川新闻网

  朱理章

  根据国家发改委的决定,自2006年6月30日起,全国销售电价平均每千瓦时提高2.5分钱。电价“稳步”上涨,本己习惯,但这次关于涨价原因的说明,似乎有点复杂。

  国家发改委6月30日发布消息称:“这次调整电价,主要解决煤价上涨、可再生能源

发展、电厂脱硫改造以及电网建设资金不足等矛盾。”同日《新京报》上有《发改委特急文件调电价》一文,则说调整电价是“为疏导电价矛盾,筹措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7月3日新华网电讯,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说,“此次电价上涨的目的之一,是为抑制高耗能产业盲目发展,促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看起来,这小小的2.5分钱,使命重大:(1)解决煤价上涨问题;(2)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3)筹措资金,包括电厂脱硫改造和电网建设资金,还有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4)抑制高耗能产业盲目发展。财经大事,普通百姓本来就难明白,说法众多,就更难明白了。

  煤炭涨价,电力也要跟着涨价,这是早就听说的。去年5月电价上涨如此,今年电价上涨也如此。但这个理由一直受到人们质疑。一是煤炭涨价因素,电力企业为什么不能自身消化?有专家指出,我国多数电力企业目前还是高耗能低产出,可以也应该挖潜提效,节能降耗。至于作为一个垄断性行业,电力行业员工工资过高、增长过快,更是社会共知的一个事实。怎么能把燃料提价的负担,都让消费者掏钱?二是电力行业是否“全面亏损”?有材料说,我国电力行业由于技术构成的进步,发电装机容量的平均造价大大降低,2003年至2005年节约投资1400亿,而同一时期由于电价上升,消费者多支付了1600亿元,两者合计整整3000亿。这次张国宝副主任在新闻发布会上也说,今年前5个月,电力行业利润增长了43%。既然如此,电价为何非要跟着煤价涨?

  电价提升,是为了“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这个说法很“高”。就是说,目前可再生能源由于正在起步,成本较高,为支持它的发展,电网全额购进,其超出常规能源的费用,按《可再生能源法》规定,“附加在销售电价中分摊”。但《可再生能源法》同时规定,“上网电价应当公布”,而目前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的上网电量究竟多少,上网电价又是怎样,这种“分摊”在2.5分钱中有多大份额,似乎都未见公示与听证,怎么知道合理与否?

  电价提升为了筹措资金?这就难懂。电厂脱硫改造和电网建设都属基本建设,这种投资当由产权所有人承担。由于现行政策,电力国企的利润不上缴国家,这笔投资也就归企业自行解决了。不论这些企业能否负担,都不该将它直接转嫁给消费者。消费者当然不能免费享用这一“午餐”,但它是通过折旧等途径,分摊到产品成本上的;如以这种名义直接收钱,消费者也就变成投资者了——虽然是以用电量分次投入的。请问:对这样的投资能给产权能给红利吗?这一做法,岂不类似被人诟病的机场建设费以及某些公众用品的初装费?

  至于筹措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也作为提升电价任务,真可谓“匪夷所思”。水库移民扶持资金是国家财政的专项拨款,怎么也摊到电力消费者头上?如果只要有个名目,就能通过电价上涨实施“全民募捐”,那涨价还有个完?现在强调“依法行政”,这样做有什么法律根据,理当公之于众。但有关文件未作解释,据说有人要求说明,地方的答复是:“这是全国性的资金筹措”,不存在听证的问题。

  “抑制高耗能产业盲目发展,促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这个理由倒可理解。张国宝副主任说,此次价格上涨的幅度对百姓生活的影响并不大,按平均提价2.5分计算,每户家庭月均多支出10元左右。但工业电价如果上涨1毛钱,对高耗能、高耗电企业还是有相当影响的。不过,这一目的完全可以运用电价差别的调整实现,不必然电价的普遍提升。“每户家庭月均多支出10元左右”,对有些人确实小菜一碟,但对很多百姓,特别是经济情况较差的百姓,用一句“生活的影响并不大”则有点轻描淡写了。前不久中国人民银行一个问卷调查显示,由于4、5月份消费价格指数同比都上涨,加上成品油价格连续上调,住房价格居高不下,城镇居民对物价上涨反映强烈,满意度大幅降低。请领导们注意:现在涨价的不是一项两项,譬如往年两元多一斤的苹果,现在要三四元,常见的蔬菜也身价日高。各项凑起来,普通百姓日子就不好过。电价一涨10元左右,或许又在“伤口”里撒了一把盐。何况,这与“抑制高耗能产业盲目发展”又有什么关系呢?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