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汉语 一边繁荣,一边“沦丧”?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8日09:14 四川新闻网

  马龙生

  来自人民网的报道,据中国官方不完全统计,迄今全球已有近百个国家两千多所大学开设了汉语课程,开汉语课的中小学或如“孔子学院”般民间教育机构更如雨后春笋,不计其数。无独有偶,中国教育部日前对外发布了近5年来外国赴华留学生年增两成、今年留学生人数创纪录的消息。“汉语热”已经超越了语言版图,成为一种融合经济与文化的“全球

现象”。

  而最近还有这样一条新闻:在2006年国际弦理论大会的一场专场报告会上,刚刚完成庞加莱猜想证明的曹怀东、朱熹平被邀演讲。当曹怀东演讲结束后,中科院一位博士生提出用汉语简单讲一下演讲内容的要求,惹来听众一阵笑声和掌声,接下来朱熹平的演讲改用了汉语。这“国际弦理论大会上唯一的一次半中文演讲”,引发了科学前沿问题能否使用汉语交流的严肃话题。

  笔者注意到,有网站在转载这篇新闻时,开通了一项读者调查。在“如何看待国际学术会议按惯例只使用英语”的选项中,选择“绝对不应该”者占43.7%;选择“可以理解但不支持”者占42.58%。从中不难看出,民众对这项所谓的“国际惯例”基本持反对或不反对也不支持的态度。而对“国内目前的‘英语热’是否过度”的选项中,选择“太‘热’”者达80.39%。那么,笔者对此事的评价,不妨从这两个调查选项切入。

  为什么国际学术会议使用英语被组织者称为惯例,而受众却对此反感或漠视?我以为这决不是对科学问题“外行”与“内行”的落差,而是取决于对科学学术态度的落差。目前我们的一些学者或学术活动组织者,其学术活动并没有与国家、民族荣誉联系在一起,而仅仅看成是个人、单位、地区的一种荣誉。这样的价值取向,必然会以两种方式体现出来:一是只要论文、演讲能够面世,只要传媒的影响力够足,那是绝对要跟着“影响力”而亦步亦趋的;二是因为国内的学术影响力所限,所以对国内传媒以及受众的科普需求极为漠视。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些学者及学术活动组织者以“国际惯例”为由让汉语沦为看客,其实不过是一种卑微的以弱“傍”强心理——科学前沿国度,多是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这样即使在自己的同胞面前,即使前沿科学完全可以用汉语交流,也不能用,因为有些人觉得用了汉语就意味着“掉价”。在这样的心态下,中国人从来不想、也不敢想以汉语作为科学前沿的交流工具。为求一时名利,不敢以自己的母语挑战什么,反而以排斥母语为荣。如此这般,汉语怎能不沦为科学看客?

  再说国内的“英语太热”问题。学术会议用英语被冠之以“国际惯例”,而从小学开始,层层开办的“双语教学”,何尝不被认为是档次的代名词呢?尽管我们有些“病态般”地追求英语教育,但因为现实的中外交流,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多,从而导致学了又丢、丢了再学的轮回。这是当前国内外语教育、普及、运用互为消极的现实尴尬。学术活动的“英语环境”,看似对英语具有某种“强制普及”作用,但在这种大多数人听不懂的氛围里,人们除了释放一点追星情结,又能留下什么呢?不要让我们的母语一边在异乡繁荣,一边在故乡“沦丧”!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