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大力繁荣发展演艺业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8日09:54 大众网-大众日报

  (一)在我省服务业的百花园中,阵阵东风劲吹而来,送来满眼春色,正在催生一枝多姿多彩的奇葩——演艺业。

  刚刚结束的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读书会,为繁荣发展我省服务业、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近日闭幕的2006山东文博会,敲紧了我省向文化产业进军的鼓点,并迈出了扎实的第一步。文化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演艺业是文

化产业的核心层产业,是具有广泛群众性从而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产业,同时也是一项能源消耗少、可持续发展性强的绿色产业。发展服务业,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精心培育文化市场,当前要特别重视繁荣活跃演艺业。

  (二)曾几何时,城市里,日落月升,万家灯火,含饴弄孙,足不出户。

  发展演艺业,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改变都市居民的夜生活习惯。从发展的角度看,演艺业既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又是启动文化消费、带来滚滚财源的黄金产业。对于群众来说,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进行适当的文化娱乐消费,既是放松身心的有效手段,又是提高自身素质的有益途径。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认真引导。

  (三)要全面提升大众的文化素质和艺术鉴赏力。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有需求才有供给。消费者的偏好决定商品的消费需求,需求越多,市场供给就越多。追根溯源,文化艺术需求是一种心理需求,心动才有行动。欲让市民出家门、掏腰包、进剧场,首先要扩展国民的艺术视野,提高国民艺术欣赏力,培育国民对艺术的消费兴趣,从“要我看”变为“我要看”,从而形成有效市场需求。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家庭、个人共同努力,在学习型社会建设中提高大众的文化素质和艺术欣赏力。

  (四)要面向市场打造演艺主体。按照中央部署积极进行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经营性文化单位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逐步转企改制,发展一批具有实力和竞争力的大中型国有或国家控股的文化企业。演艺团体要深化内部机制改革,尤其要进行人事、分配、管理制度上的改革,以有利于艺术人才的成长和作用的发挥。

  去年4月国务院出台《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今年6月《山东省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指导目录》公布实施。我们要按照中央和省里的要求,降低准入门槛,鼓励和支持非公有资本进入演艺业,逐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解决长期困扰我们对演艺业投入不足的问题。

  (五)要根据市场需求组织文化生产、打造文化品牌。观众即市场,市场即观众。无论哪一类院团都必须面向观众、面向市场,树立顺市场大潮而动、观众永远是上帝的观念。

  一场少数民族原生态歌舞《云南映象》,演红大江南北,获誉国门内外;山东文博会大型晚会《齐风鲁韵》、《泰山魂》民族音乐会、《大羽华裳》中国戏曲服饰展,在文博会上齐放异彩,大获成功。这告诉我们,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山东有丰厚的文化资源,我们要深挖之、博采之、精产之,以此打造富于齐鲁特色、既叫响又叫座的品牌性的精神文化产品。

  在文化产品创作中要秉持开放的心态,摒弃过时的东西,吸收时尚和现代的元素,适应现代人的欣赏口味,以赢得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强盛的市场号召力。概而括之,要以市场为导向,打造游客和市民喜闻乐见的文化品牌,生产有益观众身心健康的精神食粮。

  (六)要按照市场的方式进行文化产品推介。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分工细化,演艺要叫座,需要专业营销组织来助推。要鼓励文艺表演团体和演出公司结合,加强策划包装和市场营销,促进艺术产品通过流通实现最大价值。

  (七)要培育规范的票务市场。演艺团体要改变以往赠票、送票的习惯,观众要建立以要票索票为耻、以花钱买票为荣的观念,从票务制度上推进演艺业市场机制的建立。

  (八)要确定普通观众能承受得了的票价。现在也有一种倾向,有的演出一张门票动辄几百元、上千元,筑高了剧院的门槛,挡住了普通观众的脚步。这也是不对的。要按照市场和艺术的价值确定门票价格,让老百姓真正感到物有所值。

  有的演出单位或以成本过高为由,不愿意降低票价。为此,要通过制作多层次、成本高低错落的文化产品,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既要有大制作,又要有小剧目。文化产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创意是核心,只要创意对路,资本多可以运作,资本少也可以运作,而且都可以制作出精品。著名导演张艺谋拍摄的大片《英雄》投资达2.6亿元,在全国引起轰动;山西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暖情》仅投入200万元,同样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我们完全可以打造让不同消费群体都能接受的不同的文化产品。

  (九)发展演艺业要与旅游业结合起来。白天看庙,晚上睡觉。过去旅游业曾面临产业链条短、利润薄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省很多城市挖掘当地文化资源,打造颇具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项目,在旅游中注入文化的灵魂,提升了旅游的含金量。这其实是旅游与演艺双赢互补的举措。在演艺业将远方客人留下来的同时,旅游业也为演艺业带来大批观众,成为繁荣演艺业市场的重要手段。我们要总结完善这些成功经验,继续加强演艺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

  (十)发展演艺业要与启动文化消费、活跃文化市场结合起来。发展演艺业并不只是唱唱歌、跳跳舞,也不只是搞几场演出。要着眼于拉长产业链,寻找盈利点,纳入城市规划布局,服务城市整体功能,演出展览、旅游观光、娱乐消遣、餐饮商贸要融为一体,形成欢乐大世界、消费大市场、文化大舞台,成为城市发展的亮丽“名片”。

  (十一)面向市场发展演艺业,政府应该发挥应有的作用。要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全面规划、突出重点;改革体制、创新机制;完善政策、创造环境;规范市场、公平竞争”的原则,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由过去直接办文化变为管文化,要管方向、管市场、管政策、管法制。简政放权,加强宏观管理,建立健全各项文化经济政策和法律法规体系,更多地采取法律、经济和市场等非行政手段来监督和规范市场,将资金的维系功能变为导向功能,促进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的有机结合,营造宽松和谐的文化创新环境,打造演艺产业各环节协调发展的优势环境。

  (十二)在服务业的百花园中,演艺业是舞姿蹁跹的花,是鸣声清亮的凤。五千年齐鲁文化是演艺业创新的历史底蕴,十五万平方公里土地是演艺业曼舞的辽阔舞台,九千二百万人口是演艺业放歌的广大市场。我们相信,在我省大力发展服务业的新形势下,只要我们发扬成功举办山东首届文博会的改革创新精神,学习借鉴兄弟省市的先进经验,整合各个方面的优势资源,推动文化、旅游和经济的融合发展,山东演艺业一定能够迎来繁荣发展的新局面。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