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守卫边境线的“冬古拉玛大妈”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8日10:28 法制日报

  “2005感动新疆十大人物”颁奖晚会上,被边防官兵亲切誉为“冬古拉玛大妈”的新疆克州边防支队吉根边防派出所护边员布茹玛汗·毛勒朵(下称布茹玛汗)登上了领奖台,她在到乌鲁木齐参加颁奖晚会之前,始终没有离开过边境这片热土。

  2006年6月下旬,当记者跋涉近二千公里来到“冬古拉玛大妈”家里采访她时,大妈通过翻译告诉记者:“守边是我的职责,我虽然也哭过,却从没想过放弃。只要我还有一口

气,就是爬着走,也要爬到守边的岗位上!”如今,大妈的儿子买尔干在她的影响下,经过申请也被批准成为了一名义务守边员。

  柯语“冬古拉玛”其实是一个地名,翻译成汉语,意思是“高高的山口”。位于新疆克州边防支队吉根边防派出所辖区内,山口海拔4290米,终年积雪,环境极其恶劣,七八月份气温可达零下20度左右。

  上世纪60年代初,经过精心挑选的30多名优秀青壮年牧民,成为新疆克州千里边防线上的首批义务护边员,24岁的布茹玛汗就是其中的一位。

  1964年6月,布茹玛汗开始在冬古拉玛守边,42个春秋,最保守的计算,她用双脚在冬古拉玛山口的边境线上留下了80000公里的足迹,相当于环绕地球两圈的距离;42年来官兵们以她守护的山口为名,亲切地称她为“冬古拉玛大妈”,称“她家的毡房就是一座流动的哨所”。

  上山的第一年,在边防派出所官兵的帮助下,从未上过学的布茹玛汗,首先学会了两个柯尔克孜文字和两个汉语文字:“中国”!从此以后,在守边时只要见到大一点的石头能够刻字,她就抱着石头在上面刻上汉语和柯语的“中国”二字,然后将石头细心地栽埋在边境线上。她说:“我熟悉冬古拉玛山口的石头,就像熟悉我们家抽屉里放的东西一样。哪块石头是走人的,哪块石头是赶羊的,哪块石头是走贼娃子的(意是越境分子),都逃不过我的眼睛。”。

  “守边离不开边防部队,爱边先爱边防官兵”。这是“冬古拉玛大妈”用几十年的母爱换来的结论。布茹玛汗爱边防派出所的兵儿子要胜过爱自己亲生的子女。

  2004年7月下旬,吉根边防派出所教导员赵少华带领官兵一行7人行进在前往冬古拉玛山口踏查的路上。31日这天中午,在离大妈家毡房还有十几公里的时候,天空突然下起了大雨,大雨顺着光秃秃的山奔流而下,瞬时便形成了洪水,8名官兵是又冷、又饿、又乏,牵马的缰绳都快握不住了,更糟糕的是他们所带的干粮已经吃完。官兵们只好在路边找了一间牧民转场用的房子,勉强过夜。

  子夜时分,布茹玛汗和儿子买尔干步履蹒跚地赶来,母子俩浑身湿透,全身淤泥,满手血痕。原来,几十年的守边经验使大妈能清楚地算好官兵到达她家的时间。可这天她左等不来,右等还是看不到官兵的身影,大妈猜测,孩子们肯定是被大雨困在路上了。于是,布茹玛汗叫上儿子带着馕向官兵们踏查的方向找去,从傍晚7时出发,平常不到两个小时的路程,这次却走了7个半小时。

  布茹玛汗拿出馕来,一个个送到官兵们的手中。此时,官兵们早已泪流满面。就是这样,在大妈守护的山口,创造出了连续42年从未发生过人畜越境事件的守边业绩。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