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徐景龙:当代表一天就要尽责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8日10:28 法制日报

  □代表风采

  本报记者 席锋宇

  “规范捐赠行为,目前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依照该法规定,接受捐赠的只能是依法成立的公益性社会团体和公益性非营利的事业单位。在实践中,捐赠

的最终受益者是受灾、困难群体,以及其他公益事业,几乎不开展对于某一个人的募捐活动。对此,将非公益性募捐、也就是针对个人的募捐纳入法治轨道、细化操作程序,是社会现实的需要,这应成为社会募捐法首先明确的问题。”这是徐景龙在今年3月举行的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四次会议上提出的21件建议中的一个建议。当代表的这几年他提出的56件建议被立案。

  “人民代表是人民选出来的,不能徒有虚名,要做名副其实的人民代表,这不是一种个人行为,在人民代表的背后有人民的委托,说话不能随意性,更不能根据自己的好恶说。要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走群众路线。身为人大代表要从全局和整体利益出发,对涉及到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难点和热点问题,提出自己的合理化意见和建议,决不能从个人利益和局部利益出发,进行代表职务活动。所以,人民代表提出的批评或建议,一定要站在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来着想。”徐景龙开门见山的谈了自己对人大代表这个身份的理解。

  徐景龙说,代表法对人大代表的责任和权力作出了比较明确的规定,因此当人民代表不仅仅是一种荣誉,而是选民对人民代表的一种高度信任,凝聚着人民的重托和希望。作为人民代表,要加强经常性学习,参加各种代表活动,努力提高自己履行职责的水平,必须学习掌握一些常用的法律法规,如宪法、代表法、民法、合同法、刑法、行政许可法等,通过学习法律知识,明确哪些事情能够做,哪些事情不能够做,并能带头遵纪守法,认真履行代表的权力和义务。同时要对党的方针政策进行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才能当好党的政策宣传员,并能模范地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群众中才能树立威信和良好的形象。

  2004年“两会”期间,徐景龙和三十多位代表递交了一份关于修改义务教育法,关注农民工子女就读的议案。同时他和一些代表参观了北京市的一些民办打工子弟学校。徐景龙回忆起当时的情况说:“行知打工子弟学校的创办人李素梅告诉我,这所小学马上就要搬迁了,这将是学校的第5次搬迁,而每一次搬迁,都会造成一部分学生流失或者辍学。”对于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现在国家解决的办法是以公立学校为主。但是徐景龙认为,这些办法在执行的过程中并不容易,户籍制度和高昂的借读费等条件,使得一些农民工的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不能得到保障。“当时我就提出一个是要修改义务教育法;另一个是要制定农民工权益保障法。保证农民工进城以后,在为当地经济做出贡献的情况下,当地政府有责任把农民工子女纳入到他们整个教育体系中去。使农民工子弟和他们当地居民职工子弟一样,接受义务教育。”徐景龙说,“我希望通过立法以后,全国各地一盘棋,都应当平等对待农民工子弟。使农民工子弟在适龄期能够接受义务教育,使他们能够茁壮成长。”

  作为人大代表的徐景龙,所提出的建议和议案大都是涉及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利益的。“我觉得,有责任的人大代表,应该把目光放长远一些,宽阔一些,社会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对于困难群体,也是弱势群体来说,更加突出。

  应该给予他们更多地关注,他们的问题解决好了,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所以我个人认为,人大代表是来自各地、各行业的,在客观公正的前提下较多地考虑本地、本行业的利益也并无大的不妥,但这是远远不够的。人大代表必须有一定的超越性,议案和建议应普惠于全体人民,而不能只顾及某个团体或局部的利益。一个合格的人大代表,经常考虑的应该是国家重大问题,并在决定这些重大问题时充分地代表民意,而不应受具体职业与所在地区的影响和限制。”

  4月,他列席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在分组审议中,他谈了自己对制定反洗钱法的建议和意见。这也是他第四次参加常委会组织的活动了。“我总觉得我的时间不够用,天天都需要学习,天天都有事情做。我觉得当代表一天,就要尽职尽责24小时!同时我也觉得自己履职的还不够,一方面我需要继续学习,提高和充实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法律水平,另一方面,身子要扑下去,深入基层第一线,深入厂矿企业,深入田间地头,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和意愿,了解人民的疾苦,了解人民的政治愿望,反映人民的政治需求、工作需求和生活需求。这样才能在自己代表的这个岗位上更好地发挥作用,才能写出高质量高水平的议案和建议。”徐景龙说。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