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花钱就能上大学”骗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9日06:46 华商网-华商报

  本报讯(记者王国强)今日起,我省高校录取工作正式开始。同往年此时一样,许多人向记者询问,一些广告上称能够为落榜生“办理上大学”,只要花钱就行,不知可信不可信?本报提醒广大学生家长,这类“好事”基本都属于骗局,本报对类似情况已进行过多次揭露。

  骗局交18万进“名牌大学”

  去年6月高考前后,西安一公司在网上发布消息,自称与浙江大学等全国46所高校有联系,考生交18万就能买到名牌大学的保送名额。本报记者调查发现,该公司大部分员工都是在校学生或刚离校的学生,而且有诈骗嫌疑。警方介入后,该公司的业务经理交待了在网上发布虚假信息的事实。

  今年5月,一女士反映,亲戚的孩子参加了今年的专升本考试,考得不理想,后来发现有自称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工作人员,声称只要缴1万余元就可以被录取到该校上本科。记者立即深入其“办公地点”探访,发现其中有多处漏洞。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相关负责人随即表示,不可能出现这种“靠关系、卖指标”的事,分数不上线的考生,根本没有录取资格,档案都投不过来,“肯定是诈骗”,家长应该报警。近年来,记者调查多起“花钱上大学”的事,结果发现均为骗局。

  规定:高校招生实施“阳光工程”

  据了解,今年我省在高校招生过程中继续实施阳光工程。所谓“阳光工程”,就是借助各种传媒体系和有效的宣传途径,将与高校招生报名、考试、录取有关的各类信息和招生录取过程、办法,及时地向社会和考生公布,为考生全面提供相关信息咨询服务,加大社会对招生录取过程的监督。

  昨日,记者在陕西招生考试信息网上看到,首页专门开设了“信息查询”栏,考生输入身份证号和准考证号便可查询高考总分、单科分、各批次志愿报考情况统计表,以及在录取开始后的录取动态信息;还开设了“2006年高考公示栏”,截至昨日下午已有多项内容公示,如“2006年陕西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特殊考生名单”、“2006年我省艺术特长生入选名单确定”等。

  西安南郊某高校负责人说:“如果学校录取分数线是538分,而我若把一个考了520分的学生‘弄’了进来,录取结果公示后,大家能看得出这里边有问题,那后果谁都担不起。”

  提醒:谨防五种招生骗局

  前不久,在教育部举行的发布会上,教育部学生司副司长姜钢提醒家长,要谨防高招骗子惯用的五种骗局。

  第一种:混淆各种学校类型。一些不法分子故意混淆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和普通高考的区别,学生往往是入学后才知道上当。

  第二种:打自主招生幌子。自主招生首先要在高考前通过学校的组织测试,学校测试合格,还必须参加每年6月份的高考。骗子所说的自主招生是学校说了算,只要花钱就可以搞到指标纯属谎言。

  第三种:假借定向招生名义。一些骗子对考生家长吹嘘自己和什么大学有关系,可以搞到定向招生计划,以此骗取钱财。实际上这几年教育部对定向招生也加强了管理,高校及定向就业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向考生收取国家政策规定以外的费用,而且从2005年开始明确地方所属高等学校一般不再安排定向生名额。

  第四种:虚构录取信息。这些骗子向考生和家长要钱,声称自己找关系和朋友,花钱疏通关系考生才被录取的,借这种名义向考生和家长索取钱财。

  第五种:自我吹嘘或假冒。吹嘘自己神通广大,可以拿到内部指标,甚至冒充高校招生人员,说计划外指标可以加分录取。或者要求考生家长事先预付一部分定金,多则几万,少则几千。事实上,教育部对学校的招生规模包括预留计划的比例和使用范围都是有规定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