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不惧怕敲打的燧石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9日06:51 中国青年报

  田西

  在西方主流经济学盛行中国学界的当下,深圳南山区委党校一位普通的经济学教授,最近推出自己20年来潜心求索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学术成果。这一并不“时尚”甚至有点“另类”的研究,却吸引了人们好奇的目光——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一百多年前的理论,能运用于当今时代吗?”“中国早已脱离了苏联教科书体系,‘理论范式’也和国际接轨了,为什么还要……”“我们今天已经提出‘按要素贡献参与分配’,为什么还要研究劳动价值论?”

  近日,在人民出版社与深圳市委党校联合召开的劳动价值论创新研讨会暨《走出千年学术迷宫系列丛书》座谈会上,何明教授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成果,著名经济学家王珏、卫兴华、程恩富等人则高度评价何明教授“对劳动价值论作了创新性探索”。

  不证自明的公理性

  众所周知,马克思创立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石,马克思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揭示了剩余价值理论,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揭示了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为推翻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提供了理论根据。

  但这一学说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被人怀疑。特别是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在其《经济学》中断言“劳动价值论终结了”;国内也有人认为,现代化大生产中已经出现了“无人工厂”、“无人车间”,人们用于生产劳动的时间相应减少,研究劳动价值论又有什么意思呢?

  何明在其系列著作中指出,维护劳动价值论的科学尊严,必须回答五大问题:一是实现劳动价值论的数学化;二是解决价值转形这一百年难题;三是自动化生产条件下价值决定的问题;四是非生产劳动是否创造价值的问题;五是价值创造与分配的关系的问题。理解劳动价值论,首先必须明确这一理论实际上是建立在不证自明的公理性基石之上,这个基石即唯物史观的根本立足点。

  何明认为,“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就是说首先必须劳动,然后才能从事其他社会活动”这一简单事实,就是唯物史观的根本立足点,应该将这一立足点上升为公理性常识。唯物史观论证了物质生产资料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劳动价值论实际上是从经济学的角度论证这一公理性常识。有了这样的认识,劳动价值论便拥有一个不可动摇的公理性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有益的创新性探索

  毫无疑问,马克思一百多年前创立的劳动价值论作为科学性理论,虽然是不惧怕敲打的燧石,但这并不是说劳动价值论不再发展了。

  针对现代化流水线生产中,人们用于劳动的时间与物质财富创造的惊人的不成比例的现象,引起人们对劳动价值论的质疑,何明在书中指出,马克思实际上已经意识到,在生产自动化条件下,人们拥有大量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此时,财富的尺度不再是直接的生产劳动时间,而是个人全面发展所需的自由时间。据此,何明认为,价值作为凝聚在劳动产品中的人类抽象劳动的观点仍然正确;但此时价值体系因不具备现实意义而将走向崩溃。也正因为此,何明20多年来致力于构筑一个完整的科学意义上的经济学原理的创新,以发展和完善劳动价值论。

  经济学家王珏认为,何明在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探索中,在坚持劳动二重性学说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在劳动价值论的立论上,提出了一个公理性基石(即唯物史观),四大科学理论支柱(即劳动二重性学说、劳动本质论、劳动智力浓度论、劳动形式演进论)的观点。同时还建立了与其观点一致的较为完整的数学符号体系,从而为劳动价值实现数学化奠定了基础。

  王珏说,何明这些新提法、新观点,具有原创性意义,这说明,在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方面,中国人也能独立地提出并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

  王珏认为,何明研究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将马克思的研究方法与自然科学家的研究方法进行对比,通过这种对比,他发现二者的研究方法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具体地说,他将马克思著名的由感性的具体上升到思维的抽象、再由思维的抽象上升到思维的具体方法,与自然科学家的理想实验法和具体分析法相比较,对它们的共性进行了分析,从而得出了两步抽象法这样的新概括。由此,他得出的一个认识是,真正弄懂了理工思维方式,便容易理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性。

  要素价值论能代替劳动价值论吗

  “我们今天已经提出‘按要素贡献参与分配’,为什么还要研究劳动价值论?”有人据此主张应该用要素价值论取代劳动价值论。何明在其著作中不回避现实中人们的种种质疑与困惑,而是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层层分析,娓娓道来。

  何明认为,生产粮食或汽车,既需要劳动者,也需要土地、化肥、钢材、电力等物质材料。在这里,物的要素和人的要素缺一不可。但物质财富和价值财富的创造者只能是劳动者,而不可能是土地、化肥、钢材、电力。因此,要素价值论的破绽之一在于它认为物的要素居然可以创造价值,这一观点歪曲地反映了事物的真实关系。

  何明说,“按要素贡献参与分配”的观点,从本质上分析,并不违背劳动价值论,因为物的要素,如果从价值形成的角度进行考察,它有着两方面的贡献,其一在于它是新价值得以创造的条件或外因;其二,众多物的要素本身就凝聚着一定的价值,它们是商品价值构成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反而从本质上说明,“按要素贡献参与分配”观点的提出,并不违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相反,它必须以后者为理论基础。所以,用要素价值论取代劳动价值论的主张是站不住脚的。

  经济学家卫兴华、程恩富认为,何明推出的《走出千年学术迷宫系列丛书》不仅通俗易懂、生动有趣,而且科学地批评了西方经济学的要素价值论、效用价值论等错误观点。

  相关链接:

  《走出千年学术迷宫系列丛书》(人民出版社出版)包括——

  《劳动价值论的发展及数学化》

  《化解经济学领域的哥德巴赫猜想》

  《商品经济:一个幽灵飘舞的世界》

  《研读劳动价值论:极为难得的智力体操》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