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外专家海口研讨我国公共服务体制建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9日15:39 新华网

  新华网海口7月9日电(记者赵叶苹)当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时,人们对于公共产品的需求急剧上升。然而,中国改革开放28年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路线,某种程度上使得公共服务体制建设滞后。

  7月8至9日,由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和德国“康拉德·阿登纳”基金会共同主办的“中国改革国际论坛”在海口举行,约350名中外学者和政府官员就中国建立和完善

公共服务体制、理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效率和公平的关系,以及如何发挥政府在公共服务体制建设过程中的作用等展开探讨。

  与会学者普遍认为,中国当前急需加快建设公共服务体制,为老百姓提供更多更好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服务。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高尚全等专家认为,改革开放28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3亿人摆脱贫困,人民生活得到极大改善。公民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但公共服务不到位、公共产品严重短缺。要解决这一供需矛盾,“十一五”时期,中国必须加快建立公共服务体制。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表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财政由3千亿人民币增加到3万亿人民币,公共财政增加了10倍,但是财政提供的公共服务并没有增加多少,85%的人没有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义务教育成了收费教育,中国不是缺乏经济支持,而是公共服务制度安排缺失。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赵白鸽则强调加强中国农村公共服务体制建设的紧迫性。她表示,中国农村中2000万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令人堪忧。此外,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农村公共服务与公共产品严重不足,全国84%的青年文盲人口和大量出生缺陷人口集中在农村,农村人口素质急需提高,人力资源亟待开发。

  赵白鸽以详细的数据证明,中国政府尤其应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体系,如义务教育体制、公共医疗体制和社会保障体制等。

  中国建设公共服务体制面临很多困难,但天津和陕西等一些地方在政府转型方面已经做了一些有益探索。天津市南开区人民政府行政许可服务中心主任刘建国介绍了他们创新的“超时默许”的行政审批新机制,这一机制解决了企业公众在申办证照和兑现承诺方面的难题。

  德国巴登符腾堡州内务部司长乔治·谢夫尔也介绍了他们在建设公共服务方面有效发挥私营部门与政府部门各自特点的经验。(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