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不能原谅自己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9日20:00 光明网
李树杰

  最近从报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吉林省延吉市郊农村的出租车司机苏大友,10年前在车上拣到4万元钱,当时并没有交还失主,10年后的今天,夫妻俩耐不住“良心”的折磨,终于来到延吉市公安局,请求公安局为他们找到失主(5月24日《新京报》)。

  这个故事据说引起当地人们的热烈讨论。有人认为,迟到的“良心”也是良心,苏大友用自己的行为向世人宣告了“良心”的存在。也有人则认为他太傻了,都十年过去了,

没有人会再想起这笔钱,此时归还既显得多余,也不能洗清其“拾金而昧”的道德缺陷。

  不管怎么说,这个普通的出租车司机令我肃然起敬。面对自己过去犯下的错误,以及道德上的过失,苏大友没有原谅自己。而且10年间,这种“不能原谅自己”,时刻像一座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使他最终要以将钱物归还失主的行为来实现道德的自我救赎。尽管这种救赎有些为时已晚,也不足以弥补他道德上的瑕疵,但他这种“不能原谅自己”的精神却是最宝贵的。

  其实,这种道德上的“不能原谅自己”又何止苏大友一个人。由此,我想起了文学巨匠巴金老人。

  “文革”结束后,中国文坛兴起了“伤痕文学”。无数的人们都忙着诉说这场浩劫留下的“伤痕”。而此时,已经70多岁的巴金,却沉下心写那部被后人称之为“说真话的大书”的《随想录》。当大多数人陷于控诉不能自拔,纷纷把自己当成无辜的受害者,愤然指责那个时代时,巴金老人首先揭发的却是自己:为自己曾经的文章和行为感到深深的不安。

  他写道:“五十年代我常说作一个中国作家是我的骄傲,可是想到那些‘斗争’,那些‘运动’,我对自己的表演(即使是不得已而为吧),也感到恶心,感到羞耻,今天翻看三十年前写的那些话,我还是不能原谅自己,也不想要求后人原谅我。”

  实际上,“反右”和“文革”这些“轰轰烈烈”的运动中,巴金老人并没有像一些政治舞台上的小丑那样做一些陷害栽赃、落井下石的勾当。但在《随想录》中,他仍主动揭起了自己的“疮疤”。比如,1957年的“反右”运动中,他曾经批判丁玲的“一本书主义”,批判冯雪锋的“凌驾在党之上”,批判艾青的“上下串连”。比如,他在批判“胡风集团”运动中,先写了《他们的罪行应当得到惩处》“表了态”,后为了“过关”又写了《关于胡风的两件事》,批评胡风“作贼心虚”。接着在批路翎《洼地上的战役》时,“经过编辑的修改”,又给“胡风集团”戴上了“反革命”的帽子。对这些事情,我想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都会理解。当时,为求自保,迫于政治压力,说一些违心的话,办一些违心的事,表一下态,似乎是一种较为普遍的行为。特别是当时身为上海文联主席和作协主席的巴金,写下那些文章,实乃迫不得已。这在当时疯狂的批判和揭发风潮中,和一些人上窜下跳比,实在算不了什么。但巴金老人在重读自己当年的文章时说,“我好像挨了当头一棒,印在白纸上的黑字是永远揩不掉的,子孙后代是我们真正的审判官,究竟对什么错误我们应该负责,他们知道,他们不会原谅我们。”

  实际上巴金老人至死都不能原谅自己这种“跟在别人后面丢石块”的行为,他将此作为一生的耻辱和遗憾,把它记录下来,提醒自己和世人不要忘记。

  这种“不能原谅自己”,我想就是道德的光芒和强大力量。有了这种“不能原谅自己”,才能及时反思自己的操行,调整自己的行为,时刻映照自己那颗彤红的“良心”是不是褪了颜色,不至于在名利和世俗的各种诱惑中迷失自己。

  但是,在眼下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特别是在各种利益、价值观、人生观的纷扰和冲击下,我们还能时时反思自己,并对自己的一些不良操行自我谴责,而“不能原谅自己”吗?恐怕对一些人来说,不管做了多么不道德的事,总是给自己找到合适的藉口原谅自己,总是脸不红心不跳。比如,卖假货劣货害人的会以“谁让他贪图便宜”来原谅自己,行贿受贿的会以“现在社会都这样”来原谅自己,拾到财物不归者会以“谁叫他粗心”来原谅自己,见死不救、见危不帮的会以“谁还多管闲事”来原谅自己,坑蒙拐骗的会以“谁叫他这么傻”来原谅自己。甚至为了私利陷害他人、出卖朋友、踩着别人肩膀上的人也会以“现在是一个弱肉强食的竞争社会”来原谅自己。

  我想,对社会中任何一个人来说,他都不是道德上的完人。一生中也不可能永远没有一点道德操行上的过失。但最重要的是不能丢掉苏大友、巴金身上所体现的那种“不能原谅自己”的精神。这种精神不但让我们“知荣辱”,而且是我们道德自我完善和不断修补的不竭动力。否则,一味“原谅”下去,既使去杀人放火也能为自己找出合适的理由,那一些人就真会到了万劫不复的地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