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届民间“汉服”设计表演大赛开赛(2)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0日01:16 新文化报 |
比赛结束后,记者电话告诉她比赛的盛况,她十分激动:“我没有遗憾了,我的梦终于圆了。我只希望人们通过这场比赛,能认识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服饰。希望大家能重塑中华文明,对祖先流传下来的伟大文明保持最真诚敬意。” 最温馨 “敬老明星”带老人看表演 在舞台的右侧,大家看见了非常温馨的一幕。6辆小车一个连一个,车上坐的都是七八十岁的老人。许多人当场就认出,这正是本报一直报道的“敬老明星”梁凤明和他照顾的老人。 最激动 “原来汉服这么漂亮!” “原来我们的汉服是这么漂亮!”68岁的孙淑珍大娘说,看了大赛,她心情一直很难平静,“我们汉民族就应该有自己的服装。” 专家谈 汉服是以汉民族服装为基础、融合了少数民族服装的元素,进而发展而来的,所以汉服复兴的背后承载着文化。从这个层面上来讲,汉服代表着中华民族生存精神的历程。这次活动让大家重新认识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厚重和丰富,了解了汉服的历史演变,这是当代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和抢救。 曹保明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著名民俗专家 本次活动中所展示的服装可谓流光溢彩,充满了东方神韵。传统的传承是多方面的,不仅要有经典的推广,也应该散在日常生活中,民族的服装就是体现民族文化的亮点。对汉服的复兴将影响传统,甚至是当代的艺术文化;另一方面则可以影响人们对历史的了解与兴趣。 金海峰 长春大学语言文字研究所所长 这次活动是对汉服文化的一个追根溯源,让大家认识并了解了自己的根,但这不是最终目的,而只是一个起点。 袁玉生 长影演艺艺术总监 从这次活动来看,更主要的是体现了继承这个方面,在设计理念、服装造型、所表现出文化底蕴等还需进一步的完善。 关卓 东北师范大学服装系主任 本次活动中所展示的服装无论是色彩还是图案都非常好,本次活动的策划也非常的有意义,它不但挖掘了古代的文化财富,对传统文化也是个推动和扶持。 吕波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艺术学院院长 本次活动的策划非常好,结合了企业和文化,同时又能借着这个机会让社会上不同方面的人坐到了一起,相当于开了一次针对汉服的研讨会。 陈香兰 吉林省歌舞剧院艺术总监、国家一级舞蹈编导 本次活动让参观者们得到了很多民族服装方面的启迪。汉服文化其实是中华民族文化继承和融入的问题,它不仅要保留民族服装的精髓,也要能让当代人接受。 徐欣 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教授 通过这次活动,提高了市民对汉服文化的了解,普及和弘扬了民族文化,起了一个引领的作用。 贾慧秋 长春市服装学校副校长 在本次活动中,色彩带来的效果要好于造型。每位设计者在色彩的搭配上都非常注意,色彩之间的呼应关系处理得比较到位。 蔡勇 新文化报社摄影部主任 一等奖“汉服” 一万余元被拍走
颁奖结束后,本次大赛最后一个、也是最激动人心的压轴环节终于到了。 最惊心动魄的是拍卖一等奖作品、李冰艳作品《奢华的洗礼》。该款服装大量运用民族风情元素,袖子的不对称设计让其赢得了最后的胜利,现场的争夺也最为激烈。“500,700,2000……”竞拍价一路攀升!“……10100元!”随着一声大喊,众人的目光被一位大手笔的男子吸引住了。最后,该男子以1.01万元的价格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约30分钟的拍卖中,6套获奖作品各归其主,二、三等奖作品都以四五千元的高价被拍走。 本新闻共3页,当前在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