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文化不是一个名词的后缀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0日11:35 南方网
  南方日报网络版 潮白

  印象之中,6月27日央视“焦点访谈”播出重庆市丰都县“鬼文化还是鬼把戏”的报道后,各路媒体在次日并没有什么反响;倒是在一个星期后重庆媒体再次报道,大家才蜂拥而至。个中原因既易解又费解,不去详说。昨天,人民网做了一个总结性的专题:鬼城新包装折射“人文景点”庸俗化。

  丰都号称“鬼城”,具有相当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无疑的。但丰都之所以形成鬼

文化,是经过多少代积淀而成的,尽管它们也是人为制造的产物,但与他们现在斥资2.3亿元对鬼城进行全新规划包装,还是具有本质区别的。为什么?昔时,搞这套东西固然也有功利的目的,但当年的很多人对此具有笃信的色彩。我们把它叫做鬼文化,正因为它是时人世界观、人生观的一种反映;这些关于鬼的东西,反过来又一定程度上左右人们的思维意识。而今天丰都花那么多钱,建什么鬼国神宫和阴司街,盯住的则纯粹是一个“钱”字,掏游人的腰包而已。于是怎么恐怖、怎么刺激,他们就怎么来。因此,尽管他们仍然号称这是“以鬼教人、惩恶扬善的中心”,要起到“动静结合、寓教于乐”的作用,但是这种生编硬造出来的玩意,披着的仅仅是文化的外衣,与文化已经了然无涉。

  丰都正在建设的最著名项目也可以说标志性符号,就是世界上最大的阎罗王坐像,照片明白地告诉我们,已经基本成型,曝光之后这个庞然大物怎么收场,我们拭目以待。现在,人们莫不对这些鬼设施如此发问:这究竟是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还是一种封建文化的流毒呢?其实,从披露的过程、报道的口吻等任何一个方面来看,答案属于后者都已经不言自明。问题的严重性在于,丰都的做法并非个案,其它许多地方的“文化”开发也莫不有肆意为之之势,只不过不是打着鬼的招牌,而是别的五花八门的什么罢了,从而导致“人文景点”的庸俗化越来越有“共识”的趋向。庸俗的人文景点不可能具有人文的内涵,真正的人文景点也不必以庸俗取胜,但其是否庸俗,要取决于拍板决策的人是否庸俗。越是庸俗的决策者,越是对真正的文化视而不见,热衷于非驴非马的货色。拆了“破烂”的古城,建起崭新的仿古一条街,这几年我们不是都见得多了吗?

  我们现在处于大讲“文化”的时代,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不管举动怎样荒唐,都要冠以文化的旗号,把这个寓意人类文明结晶的词汇,简单地当作了一个名词的后缀。丰都的做法只是一个缩影,正因为并非个案,我们评判此类现象,就不能仅仅着眼丰都,该对传统文化的所谓开发行为建立规范了。否则,不知道还有多少真文化要被伪文化所鱼目混珠、所糟蹋!(编辑:付刚)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