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网络谣言的社会根源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0日11:35 南方网
  金羊网 杨皮平

  一度闹得沸沸扬扬的“高州物管打死考上清华学生”的网络谣言,已经被有关调查结果所“证伪”;而涉嫌在互联网上炮制和传播谣言的李某、郑某,也于日前被警方抓获并被分别处以治安拘留和罚款。至此,“高州谣言”事件已经基本宣告结束,由此给社会带来的困扰和负面影响也正在逐步消除。

  但笔者以为,继续深入地剖析此次“谣言”事件背后隐藏的一些现实因素和社会根

源,更有助于人们对谣言事件的全面认识。基于此,不才愿意在此提出一些问题,供各位参考,权当抛砖引玉吧。

  此次“高州谣言”主要肆虐于虚拟网络,但归根到底,其根源却始终深藏于社会现实和具体实际或者特定的语境当中。当然,这也是不少网络谣言的共性之一。

  从稍大的方面看,眼下社会上戾气充斥,动辄拳脚相向,屡见不鲜,暴力色彩较浓;而诸如城管、市场管理人员、物管、工商人员等执法者、管理者的不文明行为,已经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其负面的影响,其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欠佳,也是不必讳言的事实。说直接些,这些执法者、管理者一贯的粗暴作风,不但公众诟病已久,且在社会上已相当根深蒂固。与此同时,吏治腐败、贫富分化、社会不公等社会因素,又使社会固有的矛盾变得更加尖锐。在一句“我是公务员”便能激起众怒的现实语境之下,一些具体而细小的矛盾冲突,导致社会某种不满情绪的爆发,也是一点不奇怪的。

  高州“6·21”事件的起因,就是市场物业管理者与摊主因几元管理费而起冲突。在这里,首先要追问的是,市场管理人员有没有粗暴执法(管理)的行为?——据当事者陈某称,物管一见其来卖菜就过来把她的菜扔在地下,随后双方发生了冲突,并有打斗。这是否可以说,首先是因为物管的粗暴行为,导致了矛盾的激化呢?值得深究。

  而在当事学生蓝海波被市场物管人员拽至三楼办公室(管理处)的途中及之后,究竟发生过什么,双方的说法出入甚大。物管一方说没有打人,根本不可能打人;但小蓝说其被带去三楼的管理处,被好几个人围攻,之后就被打昏了过去,等到他清醒时已躺在人民医院的病床上。而目击者也见到小蓝从管理处出来后,小蓝要靠别人的搀扶才能行动,并被120急救车送去医院(据7月8日《南方日报》)。这里的关键是,小蓝被带入管理处的这段时间,究竟发生过什么,由于缺乏可信的第三方证人的陈述,至今难以还原真相。而正是由于这些细节的缺失、空白,难免使围观群众依据自己的经验去理解去诠释去填补之,也难免其中会夹杂一些臆想和夸饰的成份。这同样又会成为人们口耳相传的内容的一部分。而被判在互联网上炮制和传播谣言的李某、郑某,正是根据这些不全面的、不准确的坊间舆论进行一番整理、加工,然后将其发到了互联网上,从而制造了这起引起轩然大波的“网络谣言”事件。

  可见,此次“网络谣言”的源头依然在现实社会里,具体说就是物管与陈某母子之间的冲突当中。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在网络谣言调查已有结果,焦点转至惩罚炮制互联网谣言者之际,但现实中的问题却未获很好的解决。而这往往是谣言之所以产生的根源之一。当地有关方面表示要做好小蓝一家的思想工作,防止谣言在社会上的进一步蔓延也正是这个道理。

  至于,这些不实信息在互联网上引起如此轰动的传播效应,则是因为综合了其他的社会因素和民间情绪,在各种因素和情绪的混合发酵之后所形成的叠加效应,自然跟当初口耳相传的阶段不可同日而语了。

  追踪此次网络谣言演变轨迹,似乎也正是如此。在网络上,“高州谣言”版本众多,但较早的版本(比如6月22、24日的版本),其内容相对比较接近今天媒体调查、报道的情况,如:帖子中没有说打死了人,只是说小蓝住进了医院,但因没钱而得不到及时救治。不过,后来的版本则越传越离奇了。但其演变的基本规律是:层层递进,离基本事实愈来愈远。可以推断,随着谣言的不断传播,其内容经过了传播者的不断加工,“添油加醋”的结果是逐渐扭曲了本来的“事实”。显然,这不是最初的“谣言”炮制者可以控制的。

  警方如今处理的李某和郑某,自然被认为是互联网谣言的最初的炮制者和传播者,但警方所依据的“事实”是他们的帖文,还是李、郑的供述?抑或两者兼备?而李某、郑某最早的帖文的具体内容又是怎么样的呢?这些内容跟物管与陈氏母子冲突的“真相”又相距多远呢?因为,一般的公众难以找到李某、郑某的最早帖文,所以也难以进行对照、比较。因此,笔者建议,警方不妨公布李某、郑某在互联网上所发布的帖文内容,以此证明李某、郑某炮制和传播谣言的事实及其造谣惑众的危害程度。这样做的好处是,让公众清楚了解警方的处理恰如其分,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和法规的严肃性;同时,对广大网民更是一次难得的警示教育。而且,公开透明的处理手法对今后类似的网络谣言的处理,也是一个可供借鉴的先例。

  围绕此次网络谣言事件,还有一点蛮耐人寻味:有网友在跟贴中写道:“大家宁可相信谣言,而不相信你们,因为你们不值得信任”。此类社会心态,是何隐喻,值得人们深思。

  此外,对此次网络谣言事件,有关方面的调查结果,未对网络谣言中的一些说法予以澄清,比如:谣传打人者(或者说物管)中有高州市某领导的亲戚等,不管出于何种原因,也是令人遗憾的。但因这非本文讨论内容,暂且搁下。(编辑:付刚)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