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把风景名胜区“养起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0日16:14 正义网

  从国务院1982年公布第一批名单至今,中国的风景名胜区“家族”已有了177名成员。然而在旅游开发的名义下,我国风景名胜区正遭受严重破坏。由于地方政府错位开发,一些优美的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正成为一般旅游区。(7月8日新华每日电讯)

  无序开发风景名胜区的行为今天随处可见:地方政府、旅游开发商和旅游经营管理部门,竭力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热衷于在保护地内大兴土木,筑路修桥,架设缆车索

道,兴建娱乐设施,甚至引入房地产开发;规划设计不和谐,甚至盲目引进所谓国际规划师、设计师,把中国特色异域化;经营权转让;门票大幅涨价;大建现代人文景观等等。被“人工化”、“城市化”、“商业化”,已成为风景名胜区头上挥之不去的阴影。

  风景名胜区乃是国土上最精华、最优美的景观,它是自然和历史文化的遗产,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具有保护性、公益性、展示性和传世性的人类瑰宝。而风景名胜区之所以被“人工化”、“城市化”、“商业化”,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一些地方政府采取了急功近利、目光短浅的态度。他们不是从遗产保护的角度考量风景名胜区,而是错误地将其定位于“旅游资源”、“旅游经济开发区”等,盲目追求以旅游拉动经济发展,搞招商引资,搞房地产,把保护性变成开发性,展示性变成经营性,而经营的归宿往往就是“卖”风景甚至把风景区整个儿“卖”掉。

  “靠山吃山”、“以景养景”导致的过度开发、无序开发正在成为风景名胜区的不所承受之重。不可再得的祖宗遗产一旦遭到破坏,就是万劫不复的毁灭。在这种事情上,教训已是太多太多。传媒上头时有“抢救××历史文化遗产”的呼吁,然而这些遗产到了要“抢救”的地步,恐怕也为时太晚了。

  为了避免“抢救”的悲剧,必须确立一个理念:把风景名胜区“养起来”。这个“养起来”,就是加大财政投入,不再逼风景名胜区自己养自己。按政治经济学的说法,就叫做国民收入的再分配。这在市场经济体制中,是一个通行的惯例。“养起来”并不是白吃饭;风景名胜区的历史文化价值,不是靠门票收入的多寡能替代的,让风景名胜区的历史文化价值得到保护和延续,就是风景名胜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作者:奚旭初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