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政府招商“乱作为”何时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0日20:00 光明网
倪洋军

  陕西关中某县和江苏北部某县相隔很远,但经济相对落后的两个县有着共同的目标:通过行政措施大力推动招商引资,实现地方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大跨越”。为此,两县今年都制定了招商引资工作的“三三制”:要求三分之一的机关干部离岗招商,三分之一干部在单位处理日常工作,三分之一干部进行招商服务工作等。(2006年7月4日人民网转自《瞭望新闻周刊》)

  稍微了解中国地方实情的同志都知道,像“陕西关中某县和江苏北部某县”这种政府直接参与招商引资的行为实在是太普遍了。尽管专家已经多次指出,大批干部离岗招商之风,说明一些地方政府仍然在积极参与微观经济活动,这种“微观介入”和当前政府职能转变的方向格格不入;尽管很多部门和干部被招商引资已经压得喘不过气来,甚至怨声载道,但是党政干部大面积离岗招商之风还是越刮越烈,各项“以引资论英雄”、“以项目促发展”的“土政策”还是大行其道。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一是“政绩饥渴”在作怪。客观地说,由于经济发展的严重失衡,仅靠区域内的循环已经不能推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招商引资便成为政府考虑的理所当然的头等大事。对此政府一般有两招可用:走出去,请进来。走出去的是一个个“招商团”,请进来的方式便是办节、办会。各个级别的“招商团”频频出门,地市政府纷纷“搭台”请外资来唱戏。从出发点来讲,政府对招商引资的努力是积极的,问题是政府为何总喜欢自己亲自上阵?反过来的问题是,为什么地方政府总喜欢上项目?答案尽管有多种,但是政府官员的“政绩冲动”可能是主要原因之一。由于招商引资项目比较显性,不管付出的“成本”如何,一个个似真似假的项目、工厂、企业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也是最能凸现自己“政绩”的。不是听说过,这边招来了污染严重的化工企业,那边引资者披红戴花提拔走人吗?按理,政府的政绩应该体现在环境保护、文化建设、生活质量改善、投资环境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等软硬件建设方面的工作,但是一些政府官员扭曲的“政绩观”导致了政府在招商引资中充当了不光彩的角色。

  二是“干部考核”欠科学。近些年,尽管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取得了较大进展,科学、合理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也已逐步建立。但是在考核干部和选拔干部上,真正严格按照考核办法执行的并不多。“书记”或“一把手”说了算,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存在的。也正由于有“书记”或“一把手”说了算,“干部评价”的标准渐渐发生了扭曲:招商引资不知从何时开始成了政府部门的第一要义,为了发展,只要能引资上门就是能人,就要重用,就要给予高额薪水,而引资指标和数目也成为评定官员业绩和决定去留的唯一尺度。这样的用人标准虽然在极力追求经济发展的时期有一定的意义,但是其负面效应也是日益凸显,比如,不少地区为了引资而引资,既无准确的定位,又缺乏鉴识的眼光,引资成引“污”,甚至引资引来大批低效过时的技术也并不鲜见。从这个角度来说,仅仅将“引资额度”作为判别的标准并不科学完善,甚至难免会将官员逼上不择手段、不加鉴别的引资之路。

  三是“约束机制”不健全。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活动中能够参与或协助投资,甚至让大批党政干部放下日常工作离岗招商,从一个侧面说明我们目前的制度安排对政府行为还没有一整套科学、有效的管理与约束机制,这也是中央政府调控政策在一些地方遭遇阻力的深层原因。要通过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来管理和约束地方政府行为,这也是今后行政体制改革需要研究和突破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另外,缺乏一定的决策责任追究制,也是导致政府敢于在招商上不断加码的主要原因。长期以来,对决策失误查处因为是“不落腰包的腐败”,往往以批评教育为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反正决策者的动机不是往个人腰包拿钱,情有可原。某市一个副县级干部在与外商打交道中,信任有加,结果使200万元“打了水漂”,事发后,这位干部仅写了一份不足500字的检查,就被平调到另一个地方,照样当官。因此,除了必要的管理和约束外,要实行决策责任追究制,追究那些给国家和人民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的决策者、领导者的相关责任(包括经济、法律责任)至关重要。假如让那些弄花架子工程的人不仅毁了自己的形象和前程,甚至可能倾家荡产乃至坐大牢,谁还会在决策时马马虎虎呢?

  四是“功利主义”在作祟。虽然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一再重申历来国家对经济体制改革下的管理方式方法:“……各级政府抓经济发展,主要是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不能包办企业投资决策,不能代替企业招商引资,不能直接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但是,多年来的事实却并非如此,不少的地方政府非但难以脱下全能政府的外衣,而且还进一步巧立名目设立包含众多政府官员在内的所谓的“招商引资领导小组”、“招商引资管理委员会”、“招商引资指导委员会”等等机构,并且对官员制定“有偿提成”的招商引资激励政策和制度。这种政企不分、政事不分和政资不分的官商一体招商引资行为,说到底源于政府官员的“功利主义”。因为通过招商引资,政府可以以地生财,官员可以以“招商实绩”谋“升迁”,至于招来的一些污染企业、滥摊子企业、“胡子工程”谁来治理,谁来负责,就不去管了。

  综上所述,在招商引资问题上,政府官员的观念不转变、私欲不根除,干部考核和监督约束机制不健全,政府的“乱作为”就不会停止。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