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八岁男孩出娘胎起开始读经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1日00:32 东南快报

  在海外,许多青少年从小开始阅读四书五经。如今,儿童读经活动在厦悄悄萌芽发展。

  厦门还被指为是祖国大陆最早开始推广读经教育的城市。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小学也将《弟子规》、《大学》等经典引入课堂,并把国学教育作为对未成年人传统品德教育的课外辅导。

  记者最近对这种现象采访发现,读经小孩并没有变得孔乙己般“之乎者也”,反而变得活泼可爱,学习其他课程也轻松自信了。

  出娘胎起开始读经

  卢圣元是一个8岁的二年级男孩,他的读经教育打出娘胎起就开始了。卢渝沁是卢圣元的妈妈。据她讲述,1998年,当她怀上卢圣元时,她就有了早教意识了。当时她还不知道有什么“经典”教育,只是模糊地知道《论语》、《三字经》等对小孩子的教育有好处。

  在儿子卢圣元出生的时候,卢渝沁就让老公为儿子准备好一个录音机,买好《三字经》等古代文学、哲学著作的书和磁带,带到医院产房里,放在准备好的婴儿车内。就这样,卢圣元一出生就在“经典”的陪伴下慢慢长大了。

  而这也给这个小家庭带来了奇迹和惊喜。

  卢圣元只有8个月大时,居然会开口断断续续地说“妈妈”“上街”,这让全家人喜不自禁。

  但这一切细细想来也在意料之中,个中真味只有妈妈卢渝沁能够真切感受。在孩子成长的整个过程中,她从来没中断过孩子的“读经”。无论去哪里,卢渝沁都要先问去的亲戚、朋友家里是否有录音机还是CD机,然后她会带上相应的“经典”书的碟或者磁带。

  卢渝沁说,在卢圣元两个月大时,她带着卢圣元坐火车回南平的老家,就连坐火车的那个晚上她都坚持让宝宝在继续“读经”。

  让卢渝沁感到欣慰的是,她的坚持带来了丰硕的成果,在宝宝1岁两个月的时候,儿子一句“此地无银三百两”逗得大家都笑开了怀。

  年仅八岁读书数百册

  如今卢圣元已经8岁了,在8年的成长时间里,他不只是学“经典”,还学了钢琴、小提琴、珠心算。

  就算学了这么多东西,但是卢渝沁仍然没有让儿子放弃“读经”,卢圣元到现在为止,每天还要读上一个小时的《论语》,几乎每天都把一本《论语》从头到尾读一遍。

  从8个月会说话起,卢圣元就习惯了晚上“关灯”、“开音乐”、“念《三字经》”的三步程序,到了1岁半,卢圣元开始自己会指读,现在的卢圣元手上捧的书除了《论语》、《庄子》外,还有《呼啸山庄》、《简爱》、《安妮日记》等大部头的外国经典名著。看这些书卢圣元就像其他小朋友看小人书一样津津有味,而且还能用最精简的语言给妈妈概括书的大意。

  卢渝沁说,儿子一次跟她逛书店,她拿着《猫和老鼠》碟片,跟一本《野人的呼唤》他只能二选其一,儿子二话没说选择了大部头的书。

  到现在为止,卢圣元已经读了数百本书了,难怪读二年级的卢圣元会在老师在班上教“爸爸”、“妈妈”的时候跑神了。

  说起“经典”教育给卢圣元带来最大的收获,卢渝沁概括为“快乐、轻松地学习”。卢渝沁说,她让儿子学读经典、学钢琴、练珠心算,并不是想让儿子成为老学究、演奏家或者计算器,他只是想让他能够更轻松地学习。

  看到其他家庭的孩子每天要为背一篇课文而痛苦,背不出来还要被老师罚,卢渝沁很为儿子庆幸。因为课本上的字儿子都认识,新学期发的课本,不管语文还是数学,卢圣元只要一个晚上就看完了。在学校学习的时候也就比其他孩子轻松,以至于老师偶尔会向她投诉孩子的不专心。

  在卢渝沁看来,“读经”教育,不但教会了她儿子识字,同时也让他儿子自信起来,现在他儿子越来越自信,越来越敢在人前表演了。

  “让同学们羡慕我而不嫉妒我”

  一个8岁男孩的“读经”经

  没见到卢圣元之前一直在想,一个天天捧着《论语》《孟子》读书的小孩,是不是比一般的孩子多了几分古板,少了几分天真。但是见到他之后,彻底改变了这种想法。他不仅没有想象中的严肃和不苟言笑,甚至比一般孩子更加调皮、机灵。他很爱玩,一个奥特曼玩具一直没离手;他很爱笑,脸上一直挂着笑容;他很好动,身体在座位上不停在摇晃。当我们问完最后一个问题“你的理想是什么”,“音乐家”三个字还没说完,他已经跑到隔壁房间和小朋友打成一片了。

  记者(下称记):读过的古代经典著作里面,你比较喜欢哪本,《论语》、《庄子》《孟子》还是其他的?

  卢圣元(下称卢):《论语》,最喜欢读那篇《乡党第十》。

  记:为什么喜欢那一篇?

  卢:里面有很多“食”字,一直食食食食食,很有趣。

  记:说到吃的你好像很开心啊?

  卢:是啊,我很爱吃东西,爱吃肉,哈哈。

  记:读过的这些文章,你理解其中的含义吗?

  卢:不知道。

  记:那有没有让妈妈解释给你听?

  卢:没有,有的她也答不上来(调皮的笑),每个人理解的意思也不一样,各有各的想法,不用解释,多读几遍慢慢就会理解了。

  记:像这本《论语》,你读几遍了?

  卢:记不清了(摇头)。

  记:一遍又一遍地读一样的东西,你会不会觉得烦啊无聊啊?

  卢:不会啊。把读书当成快乐的事当成娱乐就不会烦了,要是当成任务当然会觉得无聊。

  记:很多小朋友都觉得这样读很枯燥,说说你觉得快乐在哪里?

  卢:有成就感啊,让其他同学羡慕我不是嫉妒我。

  记:是不是课堂里学的很多知识你提前就知道了,许多同学羡慕你,让你觉得有成就感?

  卢:一年级的课程我五岁就会了,我学过心算所以加减法一看就知道答案,就觉得有成就感,但他们是嫉妒我不是羡慕我。

  记:为什么说是嫉妒不是羡慕?

  卢:他们叫我胖猪,想我把那些知道的东西都忘掉,我很气啊。

  记:你还一直对“胖猪”这个绰号耿耿于怀啊?

  卢:他们为什么叫我胖猪,不过现在不在乎了。不可以貌取人,以言取人,以人废言,说话要三思而后行。

  记:这些道理都是你在书里读到的?

  卢:嗯,《论语》里面说的。

  记:除了读这些古代经典,你还有看外国名著?

  卢:有很多,《简·爱》、《呼啸山庄》、《安妮日记》、《一千零一夜》……

  记:喜欢哪个多一点,外国名著还是中国古代典籍?

  卢:外国的,外国名著都是讲故事的。

  记:读了那么多书有没有想过自己写书?

  卢:有,不过我要写百科书不是写故事,让同学瞧瞧我的厉害。同学有时候叫我“万能博士”,我喜欢他们这样叫。

  记:喜欢这个称呼也是因为成就感?

  卢:嗯,有时候他们要问我一些问题就会这么叫我。

  记:这种成就感是不是也会激励你一直这么读下去?

  卢:提前学其他同学不知道的东西,越羡慕成就感越大,就会一直想读更多的书。我会一直读下去的。

  “读经”学堂悄悄兴起

  儿子“读经”教育有所成效后,卢渝沁把自己教育儿子的经验总结下来,并于2006年3月开起了自己的“思齐学堂”,开展“读经”教育和教授诗书礼仪为主。

  现在她的学堂正式的学员有8名,为了不影响学堂的学习效果,卢渝沁还为学堂限定了学员人数。

  “思齐学堂”现在从一岁四个月小宝宝,到10岁的四年级学生都有。其中有三个姐妹是一个家庭的,其中最小的妹妹只有1岁4个月大。还有另外一个家庭的一个3岁的男孩冯显峰,则是专门从幼儿园退学,来到“学堂”读经的。

  因为弟弟读得好,10岁的哥哥冯鹏宇在暑假前也来到了“学堂”学习,读了一个月的经典后,冯鹏宇的老师向卢渝沁反映他有进步了,现在冯鹏宇可以用比较长的时间坐着听课学习了。

  如今在厦门像“思齐学堂”这样的读经学校还有很多。

  据绍南文化教育中心的国学老师力禾先生介绍,2000年开始,厦门开始逐步推广儿童读经活动。厦门市青少年宫最早在校外教育系统举办“儿童国学班”。由最早的一个班,发展到现在的四个班。

  力禾先生介绍说,除此之外,巾帼园、同心慈善会、天湖社区市民学校等单位也组织了超过10个“国学班”教学点。而像卢渝沁这样因为爱好并且有经验,而自己开办私塾、学堂的也越来越多。

  不求甚解,只求熟读

  绍南文化教育中心的国学老师力禾先生告诉记者,厦门是祖国大陆最早开始推广读经教育的城市。1998年以来,南怀瑾先生领导的香港国际文教基金会,将著名儿童教育专家王财贵教授在台湾倡导的儿童诵读经典的理念介绍进大陆,开了读经的先河。厦门就是那个时候开始逐步推广儿童读经活动。

  那究竟什么是“读经”。力禾老师说,所谓“读经”,即是“导读”“经典”的简称。“经典”,包括哲理、文学、史学等之“经典名作”。

  目前,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小学将《弟子规》、《大学》等经典引入课堂,并把国学教育作为对未成年人传统品德教育的课外辅导,用中国传统文化准则引导孩子的行为。

  但是读这种让初中、高中的学生都觉得困难的“经典”古文,这些刚读幼儿园的小朋友能受得了么?就算能受得了,又能不能理解呢?力禾先生笑着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力禾表示,其实对小朋友来说,并不需要他们去背诵古文,也不需要他们去理解。不求甚解,只求熟读,读多了自然就会背,就会成为他一生的智慧和财富。

  吴在庆是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在谈及近年来国内一些城市陆续开始出现读经班,吴教授认为读经应该提倡,但也不要过于炒作,不要变成商业化的东西。

  吴在庆说,读经不仅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有重要意义,在呼唤传统道德回归,建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方面也能起到很大作用。

  吴在庆说,现在人们都在感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古人从小重视礼教礼仪教育,在古代传统典籍中很多是教人做人处世的道理。像《三字经》的“人之初,性本善”,还有古代诗词,这些传统经典中贯穿着儒家思想,还有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都能陶冶人们的情操。重拾古代经典,对重塑社会风气、发扬民族优良传统、建设和谐社会,可以发挥很大推动作用。

林雪萍 薛德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