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偷拍式监督的冷思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1日09:15 东方网

  对办事群众粗暴冷漠,上班听音乐打瞌睡或是外出吃饭,自己还不察觉,可能已被摄入密拍人员的镜头——结果轻者写检查,重者将离岗学习。从綦江县纪委获悉,该县对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工作作风进行暗访并处理。(7月10日《重庆晚报》)

  对付一些政府机关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衙门作风,用偷拍时监督就能解决问题?估计很难。一是从刊登这则新闻的情况看,綦江县纪委的本意在于敲山震虎式

的提醒,利用偷怕掌握的证据威慑公务人员,让其自动摒弃庸俗的机关作风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从其第一阶段偷怕仅通报不曝光单位和个人的情况看足以证明。在第一阶段铺垫的基础上,该县的机关作风或有所改善。但那并非本质变化,而是机关工作人员害怕曝光而作出的应急性反映。二是这样的偷拍活动会长久持续下去?值得怀疑。一旦偷拍行动停止,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会故态复萌。偷拍监督也就成了唬人的“稻草人”。三是纪委有没有权利偷拍公务人员?如果违法,就是一剂必须放弃的监督“毒药”。

  对办事群众粗暴冷漠,上班听音乐打瞌睡或是外出吃饭的个别机关公务人员,应该加强基础的程序建设和廉政建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所在。由于这些怪现状由来已久,已经成为机关沉疴。并非没有制度制约,而是制度落实不到位。对付这样的老问题,关键在于各种监督制约措施的综合运用以及惩处措施的落实到位,利用法律和制度的他约促成公务人员自律习惯的形成。所以,建立依法行政的长效机制要比运动型的监督和惩罚要强的多。

  所谓长效机制,简单而言就是规矩方圆,让公务人员的执法和服务水平长时期维持在常态,偏离这个水平遭受到惩处会让公务人员在心灵深处引发“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心理自我警戒。而偷拍就是典型的运动型监督,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


作者:张敬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