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警惕内地尖子生成为攀援类植物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1日17:06 红网

  继去年北京市理科状元陈秀野放弃清华转投香港科技大学之后,今年该市文理科状元在报了北大之后,又双双出现在香港大学的面试考场上。一时间,人们开始为北大、清华这两所内地顶尖高校的生源操起了心。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开展的一项有2767人参与的调查显示,如果同时被香港知名大学和内地顶尖高校录取的话,71.2%的人更愿意选择香港的大学。有81.7%的人看重香港的大学更为全球化的背景,在各项因素中列第一位。(7月10日《中国青年报》)

  能进北大、清华求学历来是中国绝大多数学子的最高梦想,而民调则显示出这一神话并非坚不可摧。名校情结正在许多学子的内心慢慢释放,对现实利益和个人前景的考量正在成为他们衡量学府的首要条件。对此,首先需要反思的当然是清华、北大,以及中国整个的教育模式:饱受应试教育之苦的中国学子,一旦有了更好的选择,就会成为这种教育模式最直接的背叛者。而从应试教育中获益越多,中国的教育部门可能承受的损失和代价也就会越沉重。被中国教育成就的知识精英,会转而成为其最大的反对者和指控者。

  然而除反思教育弊端和办学错误,有关当局和教育机构更应注意这样一种危险的倾向:现有的教育模式不仅在对人才的认识和培养上存在很大误区,导致中国出现了大批非实用性人才,以致造成了知识泡沫和人才浪费,同时更在消解和异化中国学子的独立人格,使他们渐渐成为一种攀援类植物,需要附着在更强大的强势教育背景下,才能找回心理的安全感。而从对清华,北大的名校情结,到转求港大的“国际化背景”,某些内地尖子人格攀附和独立精神的缺失是显而易见的。

  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我想,这是一种自危心理使然。中国的学子和其家长,在现有的教育模式下所能享有的利益实在太少了,却承担了过多不该承担的责任:从小到大,每个普通的中国家庭为孩子的教育投入太过沉重了,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已经成为每个家庭和他们的孩子的不能承受之重。而缺少教育保障和教育公平,教育资源的配置失衡,教育模式的单一和偏畸,教育产业化带来的恶性竞争,让学生和家长面临着严酷的教育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和家庭从当下的教育制式中很难找到安全感和幸福感,却时时充满被剥夺感。因而,幻想一种更公平,更合理,更有人性味的教育模式,就成了某种教育理想。而当“唯行政化”,“关门办学”;官方管理,产业化操作;务虚盛行,学术荒芜等教育弊端为人们长期痛恨,“国际化背景”所意味着的已不仅仅是高薪,高起点,大空间,和更多的与国际接轨融合的机会,更意味着一种教育公平和教育理想的实现,让学子们纷纷籍“国际化背景”逃开应试教育所带来的梦魇。

  需要注意的是,学子的这一求学意向,是与中国知识分子人格精神独立的优秀传统相违背的。辛亥革命和五四新文化运动,孕育了中国大批的文化精英和优秀的公共知识分子,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吸收了外国的先进文化经验后,依然保持了独立和完整的人格与国格,成为中国建设和发展的巨大财富。而知识分子独立的人格意识,则是国家独立意志的重要心理支撑和精神特征。如今,这一传统品质却有发生断裂的可能。作为未来中国知识群体的储备力量,当今学子在求学和择业上的一系列考虑,无不以实现个人价值和现实利益为落点。而清华,北大作为中国最知名的高等学府,其“全球化”和“国际化”是需要全体学子和优秀的知识分子所推动和成就的。如果学子们一味借重学校现有的国际影响和优势,认为北大、清华逊于港大,从而乐于投奔更强势的教育背景,则北大、清华的国际影响必将走弱。写到此,不由想起美国的哈佛和耶鲁大学,因为出了美国最多的总统和各界精英而享誉世界,学府和学子间其实是一种互相成就,而非谁借重谁。而弃北大、清华转投港大,则是一种人格自卑和不完整的体现。

  本土的才是全球的,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的学子更应致力于本土文化和自身建设,这才是通向“全球化”和“国际化”的有效路径。而教育当局,更当反思当前的教育政策,架构更完善和更安全的教育模式,中国的教育不能再继续培养攀援类植物了。也许今天他们可能只是不起眼的“一枝黄花”,明天就有可能大规模生长,侵占中国教育的水,空气和阳光。

稿源:红网 作者:司欣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