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还有多少巨额医药费清单需要管理剖析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2日10:58 云网

  著名“打假医生”陈晓兰日前向新华社记者出示了一张医药费用清单,这是一个临终病人住院三天产生的费用。陈晓兰从医院管理的角度对这张清单进行了剖析,她认为这张清单具有普遍意义,人们能从中看出:医药费贵在哪个部分、患者看不起病的原因在哪里?同时希望它能为新一轮医改提供参考。(《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7月11日)

  让我们来仔细看看死者张印月的医药费用清单:死者2005年底因“感染性”休克被

送到上海某三级甲等医院抢救,不到三天(总共64个小时)死亡,费用总计:8645.62元,其中医护人员专业技能收费(诊疗费及护理费)58元,包括医生诊疗费34元,护理人员护理费24元;医械收费(各种辅助检查费用及材料费)2827.16元;药品收费5591.46元;其他费用169元。这张医药费用清单其实就是为什么医药费特别贵,为什么老百姓看不起病的生动解剖。

  抗生素越贵越好吗?5591.46元药品费用中,抗生素收费2510.72元,在对病人的抢救中,医院总共用了五种价格悬殊的抗生素,其实对于一般性感染而言,抗生素使用并非越贵越好,许多感染用传统便宜的抗生素像庆大霉素、青霉素等就可以治好。病历显示,在使用了多支价格不菲的抗生素之后,张印月的白血球数量不降反升,从最初被诊断为“感染性”休克的白血球指数10000,到患者死亡前8小时的白血球指数达23000,说明感染没有控制住,这和大量使用不对症的、昂贵的抗生素有关。

  为什么要给患者过量使用抢救药物?病人在住院抢救过程中,所用抢救药物主要是单价0.6元的多巴胺、0.49元的尼可刹米和1.16元的山梗菜碱,这是价格低廉的药物,是抢救危重病人的常用药,其价格说明,任何一个病人都承受得起医院抢救,但是,这些药物用在张印月身上时,却是严重过量,比如,58小时里多巴胺用了158支,34小时内尼可刹米和山梗菜碱用了各47支,这两种药物均超过了极量限制,必然产生负作用。

  抢救病人何必一定要“大输液”?清单显示,张印月总共输液1.9万多毫升,合计19公斤,几乎占到这位瘦小老人体重的一半;入院后,张印月身上插了两根输液管同步输液,一直到病人家属要求停止治疗后拔下。张印月的大部分用药都是通过输液方式进入体内。医疗常识告诉我们,临床上有个用药规矩:能口服的不注射,能肌肉注射的不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病历显示张印月进医院时就已经处于医学上所称的“无尿状态”,这意味着她的肾功能已经丧失,而治疗学要求,病人处在“少尿”状态时,应严格控制输液,但是病人居然被输了1.9万多毫升的液体!

  为什么“以械养医”又取代“以药养医”?对比医疗器械费用和药品费用可以看出,尽管药品费用占到病人就医费用的大头,共计5591.46元,但由于药品在医院内只允许15%的利润率,所以利润总量只有838.72元。相反,医疗器械产生的费用,尽管表面上看只有2827.16元,但是按利润率80%计算,医院可获利2261.73元。现在提到医院的运行机制,往往讲“以药养医”。事实上,在很多医院,以药养医早已成为历史,现在的情况是,以“疗”养医,以“查”养医。无论是“疗”还是“查”,都依靠医院内的各种医疗器械。而我国的医疗器械没有淘汰机制,只要进入医院,坏了也照样可以赚钱,为了降低成本,医疗器械在医院‘带病工作’的情况普遍,呜呼,医疗器械在医院一劳永逸,永不退休,难道仅仅是患者的难堪吗?

  由此看来,与其说医院在治病还不如说医院是在处心积虑的“致病”,与其说医院在抢救病人还不如说是医院在“强救”金钱”,是在催患者早死,是在草菅人命,如果不是“打假医生”陈晓兰从医疗管理的角度来首次解剖医疗费清单,我们怎么能够知道这其中有这么多我们难以知道的猫腻和黑幕,我们怎么能够知道医疗改革就应该先改这些问题,我们怎么能够知道医疗维权应该从哪里下手?

  但是,我们又不能满足于由“打假医生”陈晓兰来解剖一只药费清单折射看病贵的麻雀,我们更想看到由卫生主管部门来解剖一只药费清单折射看病贵的麻雀,毕竟,卫生主管部门的解剖更有管理的说服力、公信力和细化力,我们不需要医院冠冕堂皇和缺乏真诚度的所谓医疗清单,我们迫切需要如此的能够折射老百姓看病贵的清单,这样的清单多了,就说明卫生主管部门管理的水平提高了,就说明对待医疗改革的态度认真了,就说明医疗改革有希望了。

  如今很多的医院面对患者对天价医疗费的质疑,动辄说“我们没有违反规定”,好了,从今以后,要说你医院没有乱收费,那么,就请医院自己或者医疗主管部门给患者一份可以公开的、可以经得起质疑的像著名“打假医生”陈晓兰向新华社记者出示的医药费用清单,让患者家属以及我们好好看看医院是否有随便让我们使用昂贵抗生素的嫌疑,是否给患者过量使用抢救药物?是否在“大输液”?是否在“以械养医”……为此,我们期待着。

  作者:魏青

  责任编辑:spring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