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网络暴力”何时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2日11:26 四川新闻网

  提要在近期发生的多起网络事件中,很多网民依仗匿名身份,肆无忌惮地对事主的隐私权进行侵犯。他们不必为自己的行为承担任何责任,享受着风险趋近于零的所谓“自由”,高举的是道德之旗,行的却是“暴力”之实。

  几天前,在上海某网站论坛发生了一起“电话门”事件。一则名为“打击一切变态”的帖子,声称其美女同事频频遭受一男子的电话骚扰,并公布了骚扰者的手机号码。该帖

发布后,不少网友响应,一时间,“把该号码印在黑广告上”、“把这个号码公布到其他网站”等主意层出不穷,更有人提议拨打该号码进行“反骚扰”,支持“打爆该号码”的网友越来越多。

  类似的群体性攻击事件,在网络上并不鲜见,早一点的如“虐猫事件”、“卖身救母事件”,近一点的如“网络追杀”的“铜须门”事件等等,都引起了舆论的高度关注。

  回顾这些事件,诸多问题耐人寻味。

  首先,网民的反应几乎是一边倒地以道德的名义愤怒声讨事件主角。一些网民还会想方设法了解到当事人的真实姓名、照片、手机号、父母的住址,并将之公布……不少人对当事人及其家人进行了无休止的骚扰羞辱。再次,网民的语言充满暴力色彩,有人叫嚷“以键盘为武器砍下他的头,献给受害者做祭品”;有人呼吁全社会封杀当事人;一些网民甚至组织虚拟审判,以静坐、游行、谩骂等虚拟形式集体声讨等。

  事件折射出的网民素质和网络管理更令人深思。

  其一,网民之所以敢肆无忌惮地对事主进行侵权,依仗的是匿名身份。他们是“无名的大多数”,不必为自己的行为承担任何责任,风险趋近于零。可以断定,如果以真实身份出场,其行为必会有所顾忌。真正的道德往往出于自律,即在肯定不会受到任何外来惩罚的情况下,仍然凭自己的良知和信念做事。用这个标准来衡量,声嘶力竭要以道德的名义进行讨伐的网民们,行为却是最不道德的。

  其二,事件看似“多数人的暴力”,本身却带有明显的群体娱乐特征。参与者更多的是怀着一种唯恐天下不乱的看客心理,从被追捕的猎物的痛苦中取乐。拿“铜须门”事件来说,挑起事端者最后宣称一切皆出于杜撰,给事件打上了一个真假难辨的“娱乐化”句号。然而,对事主的伤害却已实实在在地发生了。我们不得不思考:网络娱乐的边界究竟在哪里?应如何防止再发生此类侵权的群体性娱乐事件?

  诚然,互联网的出现有助于维护公众的知情权,但也是一把“双刃剑”。一连串类似事件提醒我们,有必要划清言论自由与侵权之间的界限,对于侵权的网上言论,要有一套有效的机制进行监督,使侵权者无法逃脱应负的法律责任。无论用匿名还是真名,人们在行使个人自由权利时,都不得侵犯他人的同等权利。原因很简单,当你以道德的名义高举起侵权之剑时,说不定下次这把剑就会落到你头上。(周国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