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找出路,行政垄断该破了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2日15:21 新民晚报

  

找出路,行政垄断该破了

  ◆逸中

  也算是项民意调查吧:每每问起出租车司机“公司为你们做了些什么”,回答惊人地相似:谁知道他们在做什么?或是:什么也不做,只管收钱!这可能有点冤哉,司机们的

说法或许还带有某种情绪的成分。但冤枉也好,意气也好,毋庸讳言的是,出租车公司的作用已在遭受质疑。

  上海目前约有45000余辆出租车,分属150余家公司经营。另有历史遗留的数千辆带“X”牌照的私人出租车。中国各个城市都实行着出租车总量控制,造成了这一经营权的有限而稀有,上海也不例外。主管部门掌控着出租车经营权,即所谓“牌照”,并将其转让给出租车公司进行特许经营,形成了这一行业的某种垄断格局。从这一意义上说,公司只是代行政府主管部门某些管理职责的机构,而非真正意义上的企业。这就不难理解,为何一遇风吹草动,如油价上涨,行政主管部门往往会与出租车公司沆瀣一气,共同嫁祸司机,算计乘客。

  如何改变这一局面?近年来,从业内人士,到传媒舆论、学者专家、政府官员,纷纷在探究建言。《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王克勤曾无情揭露了北京出租车行业的“黑色发家手段”和暴利黑幕,震惊世人;京城某年“两会”期间,市政协委员们围绕出租车问题竟提出了34份提案;学者们提出了种种剖析和建议;而温州更是率先将出租车“牌照”统统拍卖给了私人经营……尽管如此,出租车行业的积弊似乎并未根本改观,而其瓶颈似乎就在于出租车是否需要总量控制,也即是否应开放市场,允许业者自由进出。温州民营化改革算是“彻底”了吧?但因为仍维持了总量控制,结果出现了始料未及的新的“垄断”:握有“牌照”的私人阻挠政府增加出租车数量,因为这将危及他们手中“牌照”的行情!

  但直到目前为止,主管部门仍坚持总量控制这一做法,且理由充足:假如放开市场,城市道路将更是不堪重负;行业搏杀将更为残酷;作为公共交通组成部分,将更无法提供优质满意的服务……

  年龄五十朝上的上海人应该记得,当初弄堂旁边开几家米店、几家剃头店、几家食品店……都是由政府统一规划,唯恐一旦开放,便会造成恶意竞争和严重后果。中国的改革为何与开放相联?因为改革的进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逐步向海内外开放市场。改革到今天为何说到了“攻坚阶段”?因为触及到了旧经济体制中最为坚固的部分——公营垄断行业。因为据称动了这一部分,便会危及国家性质、社会安定、人民福祉……

  令人欣喜的是,历来被视为禁脔的航空领域已向民营人士开放,一家又一家民营航空公司正顶着逆风滑行、起飞。人们有理由期盼,出租车行业的市场化开放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未来。

  贺信图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