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巴基斯坦认为没输给印度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3日00:18 环球时报

  

巴基斯坦认为没输给印度
7月5日,一位穿着传统服装的老人走在拉合尔市的巨幅广告牌下面。这两年的经济发展给巴基斯坦带来了不少变化。“印度经济改革的起步比巴基斯坦早了十几年,在软件、电影等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但我们巴基斯坦最近几年的表现也不错!”今年23岁的巴基斯坦大学毕业生泽尔的感受代表了相当一批巴国年轻人的心态。记者在巴基斯坦生活的3年中,真切地体会到,面对中国和印度这两个发展势头十分强劲的邻国,巴基斯坦人正满怀信心地追赶上来。

  对“闪光的未来”充满信心

  最近,巴基斯坦著名的英文大报《黎明报》刊登系列读者来信,总的题目为《闪光的巴基斯坦》。来信者大多数为居住在卡拉奇、拉合尔等大城市的中产阶层人士,他们纷纷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历数巴基斯坦近年来经济高速增长,贫富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社会上温和、开明的风气日渐盛行等发展成就,对自己和国家“闪光的未来”充满信心。

  看到这个题目,不禁让人想起瓦杰帕伊领导的印度人民党在两年前大选中提出的口号——“闪光的印度”,虽然人民党在当年的大选中败给了国大党,但这句口号却作为印度经济崛起的生动写照留在了许多人的心里。如今,巴基斯坦的中产阶级套用这句“闪光的”口号来描绘自己的生活,除了反映出巴基斯坦近几年的经济改革确实取得了丰硕成果外,也折射出印巴这对南亚次大陆上的“老冤家”已在新世纪里展开了新一轮PK——看看究竟谁过得更好!

  “看看伊斯兰堡的大街小巷吧,十之六七的道路正在进行拓宽改造,好几幢20多层高的摩天大楼正在同时施工,而这些工程的进展远远赶不上那些新款轿车涌上街头的速度。”大学毕业生泽尔说这些话时,脸上透着一股自豪的表情。

  记者在3年前刚到巴基斯坦工作时,恰好遇见一个国内来访的代表团,一个曾在上世纪80年代初常驻伊斯兰堡的团员对记者说,“伊斯兰堡在过去20来年里几乎没有多少变化”。然而,就在记者在巴基斯坦生活的这3年中,喜马拉雅山南麓的这座城市却像一个处在青春期的少年,浑身上下弹奏着成长的旋律:公园里手持数码摄像机的人由少变多,互联网宽带服务从无到有,街上的车流密度几乎增加了一倍,拿着彩屏照相手机通话的人随处可遇……巴基斯坦连续3年8%左右的高速经济增长,改变着城市的面貌,也增强了人们的信心。据记者的一个巴基斯坦媒体朋友推测,巴的中产阶层已达到总人口的30%-40%,也就是4500万到6000万人,而中产阶层在巴的最低门槛应当是个人月收入7500卢比(约合1000元人民币)。

  “能够生存下来就是获胜”

  在伊斯兰堡市中心经营一家书店的塔希尔今年快70岁了,当年巴基斯坦与印度分治的时候他还是一个天真活泼的孩子。在谈到印巴两国几十年的对峙时,这位老人斩钉截铁地说:“当然是我们赢了,因为巴基斯坦能够生存下来就是获胜,而事实上我们生活得越来越好。”在巴基斯坦,许多像塔希尔这样上了年岁的人都会告诉你,1947年印巴两国分家的时候,80%左右的工业基础、能源基地和绝大多数武装力量留在了印度的土地上,巴基斯坦不仅各方面的基础十分薄弱,而且还要吸纳从印度拥入的成百上千万穆斯林居民,因此印巴在建国时便处在不同的起点上,两国的目标也完全不同——印度致力于成为“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巴基斯坦则要证明自己能够“独立自主地生存下去”。

  巴基斯坦新闻部的官员贾维德对记者说:“巴基斯坦始终承认印度是一个大国,印度取得的成就并不会令巴基斯人有一种‘相形见绌’的感觉,倒是巴基斯坦的发展和进步恐怕会让部分印度人感到不太舒服。”曾经在巴基斯坦驻外使馆工作了4年多的贾维德,看问题比一般人更加注重论据。他分析道,去年印度人民党的副主席在访问卡拉奇时将巴基斯坦的独立之父真纳称为英雄,结果回国后便因此广受抨击而下台,“要知道,在巴基斯坦绝对不会有政治家因为称赞尼赫鲁是英雄而受到指责的”。

  巴基斯坦一家研究所的伊娜亚特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现在巴基斯坦几乎没有人相信印巴之间还会兵戎相见,这主要是因为1998年印巴相继进行核试验后,“核平衡”改变了两国之间常规武力的不平衡状态,使得任何的军事摩擦都有可能演变为核战争,“因此没有哪一方敢于进行军事挑衅,这也从根本上改变了巴基斯坦人对印度的心态——让巴基斯坦人从心底觉得自己与印度相比不再是个弱者了”。

  伊娜亚特承认,巴基斯坦的长远发展还面临着许多瓶颈,比如贫困率达30%左右,文盲率高达60%以上,“但印度的问题恐怕比巴基斯坦更多”。她举例说,巴基斯坦一共只有4个省份,但印度光是闹分离的邦就不止4个;再加上巴基斯坦人的宗教信仰强调平等,政府也在尽全力发展教育和就业,以扩大中产阶层的比例、降低贫困率,而印度历史上的种姓制度使得人口中的相当一部分赤贫阶层根本享受不到经济发展的成果,“因此,从长远来看,巴基斯坦的经济发展也许比印度更有后劲”。

  “中国的成就是我们的成就”

  对于同样创造了经济奇迹的中国,巴基斯坦人普遍持有积极评价,并认为中国的强大将给巴基斯坦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更有不少人会直截了当地说:“中国的成就便是巴基斯坦的成就,巴基斯坦的成就也是中国的成就。”

  中国的青藏铁路在克服一系列技术难关顺利通车后,许多巴基斯坦人都在议论修建一条通过红其拉甫山口、穿越喀喇昆仑山,将中巴两国连接起来的铁路的可能性,经济问题专家拉希德表示:“中巴边界上的红其拉甫山口海拔为4000多米,而青藏铁路最高段的海拔已经超过了这一高度,如果这条铁路真的能够开通的话,将再一次改变巴基斯坦北部地区的面貌,巴中两国之间也会多了一条‘友谊之路’。”

  这个大胆的想法已经得到巴基斯坦高层的肯定,巴总统穆沙拉夫近日来到距离巴中边界约80公里的巴基斯坦苏斯特口岸,为巴中两国合建的苏斯特干港(即陆路口岸)揭幕时说,巴基斯坦所处的地缘位置可以为中国的西部地区提供方便的出海通道,成为中国的“能源和经贸走廊”,“当年中巴两国建设者开通的喀喇昆仑公路堪称世界第八大奇迹,难道今后我们不能修建通过红其拉甫山口的中巴喀喇昆仑铁路和中巴石油管线,从而创造世界第九、第十大奇迹吗?”

  和印度的差距仍然较大

  虽然人均GDP达到700多美元,已经超过了印度,但拥有1.3亿人口的巴基斯坦在综合国力上和印度还有较大差距。巴基斯坦2005年的GDP为1030亿美元,仅为印度的1/7左右。对此巴基斯坦社会各界也是有共识的。大学毕业生泽尔说:“巴基斯坦近些年经济确实有所发展,但由于底子太薄、人口太多,要想实现国富民强还要经过艰苦的努力,特别是年轻人要不怕苦、不怕累。”他举自己的例子说,毕业之后他一度找不到工作,为了养活自己只好给一家外国机构看大门,每月仅能挣3500卢比(约合470元人民币),6个月之后他谋得了现在这个岗位:为花旗银行伊斯兰堡分行推销信用卡,每月的底薪和提成可以达到1万卢比(约合1300元人民币)。他表示,希望能够有朝一日到中国去看看,如果有可能的话,他还期待着到中国去读研究生,学习中国发展经济的成功经验。

  巴基斯坦在经济发展中也遇到了失业率居高不下、物价上涨过快等问题,这使得一些上层人士呼吁加快印巴和平进程的步伐,通过加强两国的经贸和人员交流来促进彼此的发展。

  巴基斯坦阿斯卡瑞银行高级职员弗莱亚斯告诉记者,他现在的月收入为7.5万卢比(约合1万元人民币),“听起来已经很不错了,但我要养活太太和4个子女,孩子们的学费每月就要花去2万卢比(约合2600元人民币),再加上最近伊斯兰堡的房租、水电、煤气,甚至蔗糖等生活日用品的价格轮番猛涨,要想维持比较体面的生活并不容易”。他认为,印巴两国军事对峙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有许多巴基斯坦影星到印度的宝莱坞演戏,但巴基斯坦至今还不允许上演印度的电影,一旦禁令取消的话,必将促进巴基斯坦电影业的发展,“两国增加往来才能加深相互之间的理解,说不定两国的技术人才还能到对方去寻找更好的工作,这对大家来说都是好事”。▲

本报驻巴基斯坦特派记者 陈一鸣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