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岂容“恶搞”之手伸向英模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3日10:43 四川新闻网

  近来,一个新名词“恶搞”在媒体频频出现,引发人们的关注。透过种种“恶搞”行径,人们又不难发现,“恶搞”决不是什么“开开玩笑”,也不是什么“捉弄一下他人”,而是形成一种污水,污染着媒体,污染着社会风气。

  “恶搞”之手伸向英模就引发人们不安。

  据7月12日《解放军报》报道,某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董存瑞〉:“真实”创造的典型》的访问记,作者在记叙了一位电影导演谈电影《董存瑞》的创作过程时写道:“在事实中,董存瑞死后并没有立即被评为烈士,仅仅是通知家人他牺牲了。更重要的是,没有谁亲眼看见他托起炸药包的情景,这完全是事后根据一些蛛丝马迹推测出来的。当时董存瑞没有带架子,桥肚上也不能放炸药。战斗结束后,从地下挖出了董存瑞媳妇为他做的袜底来,于是军事专家就认为董存瑞极有可能是举着炸药包炸桥的。”此言一出,当年亲眼目睹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老兵们个个十分气愤,认为该导演的此番话是完全违背历史事实和极不负责任的。当天的《解放军报》同时刊登的是当年董存瑞英雄壮举的见证人对历史的回顾,作了详细的见证。而媒体釆访部分健在的董存瑞事迹的见证人时,老英雄们个个对此义愤填膺,个个热泪纵横地表示:一定要尊重英雄用生命和鲜血写下的历史!我们要为英雄董存瑞说话,要捍卫历史史实,捍卫董存瑞的名誉!

  无独有偶,记得在今年3月,有一部取名为《雷锋的初恋女友》的电影也在网络绘声绘色炒作起来,硬要通过捕风捉影的材料给伟大的共产主义雷锋按上不伦不类的初恋情节,因严重违背事实,当《雷锋的初恋女友》始出笼,即遭到雷锋生前17位战友的投诉抵制,对所谓《雷锋的初恋女友》提出异议,严肃要求“导演要尊重真正的历史”。并说,“不管是谁,要娱乐和艺术地或者游戏地对待雷锋,不管是什么形式,都是我们坚决反对的”。(见《南方都市报》2006年3月19日A11版)

  与此同时,“恶搞”不仅伸向已有历史公论、盖棺论定的英模,也同样伸向已为人们家喻户晓的文艺作品中的正面人物。比如,在现代戏《沙家浜》,有的作品以故事新编为名,硬把坚持原则立场、对敌斗争坚定的阿庆嫂改为胡传魁卖身之情妇;英勇抗日的铁道游击队员摇身一变为脏话满口的参赛选手;小英雄潘冬子成了一个整日做明星梦,希望挣大钱的“富家子弟”,其父亲变成了“地产大鳄”潘石屹,而母亲则一心想参加“非常6+1”,她的梦中情人是主持人李咏。整部片子,还夹杂着一些下流的对白;杨子荣有了私生子;白毛女成了商界英雄等等。此类“恶搞”令人不解、不安和愤怒。斥责“恶搞”的声音,也在媒体尤其是网络响彻起来。

  “恶搞”英模遭遇抵制是在维护历史事实,维护正义。纵观雷锋一生,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的一生。雷锋之所以被毛主席等国家领导人题词学习,在于他的崇高品质。他的品质用周恩来总理概括的四句话:“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这才是真正的雷锋精神。而“战斗英雄董存瑞精神已经成为我军军魂的一个特定代表”。58年前,董存瑞手托炸药包为新中国捐躯的历史事实,已是有口皆碑。1948年6月8日,第11纵队党委发出了悼念董存瑞的决定:追认董存瑞为纵队战斗英雄、模范共产党员,命名董存瑞生前所在班为“董存瑞班”。1997年,中宣部指定“董存瑞烈士陵园”为“全国爱国教育示范基地”。这就说明,无论是董存瑞还是雷锋等英模,都是经过严格把关的英雄人物,也是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时代英雄,他们的事迹不仅经得起检验,他们的英雄品质更为亿万人民所景仰。

  然而,“恶搞”英模的问题为何会屡屡冒出?细析之下,人们同样看到了某些“恶搞者”有这么一种逻辑:还原于所谓“真实”。比如,一些人们就称,“雷锋也有七情六欲啦”,“宣传雷锋就该原汁原味啦”;而在《〈董存瑞〉:“真实”创造的典型》一文中更给已盖棺论定的董存瑞事迹以真实性打上双引号等等。在这些人们心目中,似乎对英雄人物非要加点“花色异调”。“花色”越多越鲜明,才显得“真实、丰满”,而没有“花色”,就不是“真实”。于是,为着表现所谓“真实”,不惜凭空捏造,故意歪曲颠倒黑白。这是什么逻辑?这是某些人主观猜想,是经不起历史与实践检验的胡思乱想。可见,在“还原于真实”的美丽幌子下,“恶搞者”们糊涂荣辱观的实质已是不用掩遮。

  “恶搞”英模既是一种愚昧无知的举动,也是一种与正气正义背道而驰的恶习,其蔓延之日,恐怕就是是非颠倒、黑白混淆之时。一个社会若处于是非颠倒、黑白混淆之际,必将是人心混乱局面。因此,对“恶搞”英模的陋举不能沉默,而应以坚决态度迎头痛击,让其无地自容,还社会还媒体一片清净,让正气永驻人间。(亦菲)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