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语文得到了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3日12:00 光明网
普嘉

  7月6日有则很火的新闻是“郭敬明嫌稿费太低,拒绝为《萌芽》杂志50周年特刊写稿”。最近八十年代的年轻作家总是争纷不断,先是“韩白之争”。后来郭敬明《梦里花落知多少》抄袭庄羽作品《圈里圈外》败诉,但郭敬明拒绝道歉,接着有了八十年代作家联手炮轰郭敬明事件。首都师范大学教授陶东风近日在博客中抛出“中国文学已经进入装神弄鬼时代”的言论,矛头直指眼下火爆于网络和出版界的奇幻、玄幻、魔幻文学,随即遭到“80后”作家萧鼎、明寐、林千羽等众口一词的“围攻”。

  笔者本身就是八十年代生人,对八十年代人的置评总有些“物伤其类”的感觉。跳出这个圈子,对“80后”作家本身不予置评,从我们的语文教育的角度看,我有话要说。

  《中国青年报》6月21日冰点特稿,有位资深的语文教师以《语文丢失了什么》对当前国内的语文教学和考试进行反思。但在他的文章中对国内语文教育的评价并不完整。笔者是过来人,也经历过小学、初中和高中的语文教育,深知语文教育不仅仅在课堂,局限于课本和考试,各种作文竞赛也是中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作文竞赛所获得的奖励也纳入了中学语文教学成果中。作文竞赛所起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中学语文教育的缺陷,乃至提升了新时期中国学生的语言文字水平。

  笔者中学阶段比较有名的作文大赛有《中国青年报》组织的“顶新杯”作文大赛,中华圣陶杯作文大赛以及《萌芽》杂志发起的新概念作文大赛。特别是新概念作文大赛之火暴,不仅仅因为《萌芽》杂志邀请知名作家作为评委,赛事规模大级别高,更是因为这个赛事和名牌大学合作,部分获奖选手可以保送进入名牌大学!新概念作文之前只有各种理科类的奥林匹克竞赛和发明创新大赛有这样的礼遇。于是新概念一下子便得到了中学语文爱好者乃至所有中学生的追捧。理工类的竞赛毕竟是属于少数具有天赋者的,而作文大赛相对门槛低,会中文的人都可以去表达。

  再来看看“80后”的青年作家,几乎都是从新概念作文大赛走过来的。1999年,《萌芽》杂志联合13所著名高校合办中国权威作文大赛,大赛发现韩寒、郭敬明、张悦然等80后文化偶像,《萌芽》因此也被誉为“80后偶像摇篮”。现在无论“前辈”们对“80后”如何指责,那也是针对个体,更多是在道德层面上。而这些新锐作家的语言文字水平是不可否认的,也获得了公众的掌声。单从这点看,语文教育就成功了。

  不仅仅诞生了新锐作家,作文大赛的趋向更对八十年代后的年轻人产生了巨大影响的。为什么把特别把八十年代后划为一代,我想原因在于“思想的解放”。我们的前辈受政治文化等因素影响,不敢说话,不敢创新。有的外国人对中国人的印象还停留在六十年代,他们觉得所有的中国人都长了一个样子,说一样的话,都穿着灰色调的衣服。作文大赛所倡导的是飞扬的青春、张扬的个性和真实的表达,在改革开放前所不敢想象的。而八十年代后的年轻人正赶上了好时候。

  有的人说当代的年轻人是“垮掉的一代”。是吗?而我看到的是更多敢于真实表达的年轻人,充满了质疑精神的年轻人。“韩白之争”等争鸣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争论的对错不论,单说敢于向专家叫板的质疑精神就是值得称赞的。在压抑的道德或政治环境中,能否有年轻人对长辈如此“不敬”?专家学者的意见年轻人怎敢反驳?而在这个崇尚真理和个性的时代,任何不合理的话语都可能引起反抗。

  最近的“80年”后的争纷不断,不看争论本身,单从敢于反抗、敢于质疑这点来看就是难能可贵的一种进步。这一种进步或许就是语文教育,更确切的说是作文大赛带给我们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