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谋求新闻创新——李海鹏在其作品研讨会上的发言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3日14:53 南方周末

  ■南方周末高级记者、编辑研讨会系列(之三)

  

谋求新闻创新——李海鹏在其作品研讨会上的发言
海飞/图

  李海鹏简介

  李海鹏,1970年生,南方周末高级记者。2003年起,他与同事一道,在特稿写作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成绩。其后在特稿、调查性报道、解释性报道等领域,把调查能力和理解能力结合于一体,进行了具有个性和品质追求的实践。在价值观方面,他尊重《南方周末》的精神传统;在技术手段方面,又是《南方周末》创新进步的实践者之一。

  什么是好新闻?

  开这个研讨会,可能是因为我写得比较好看,或者说比较花哨。但我希望研讨的范围更宽泛一些———尤其是什么是好新闻。我认为,一个好新闻应该有以下要素:1.情节:传统新闻只是梗概式的。细节描写是情节的重要构成方式。重要的细节中常常蕴涵着更值得重视的真实,会使事件看起来完全不一样。我们还可以运用悬念和推迟的技巧。

  2.结构:倒叙、插叙的大量使用,可以容纳更丰富的信息———把一个连续的故事变成很多个前后衔接的故事;同时,我们还可以运用场景变换,视角的变化以及特殊结构,比如举重冠军的最后一天,一辆出租车在北京的一个下午的遭遇。

  3.文采:你可以叙述质地的穿插,运用节奏变化,以体现画面感、动感、现场感。当然,其他文学性的表现也可以大胆运用,幽默感也是很重要的。

  4.你对新闻的理解:这是解释性报道的核心价值所在。

  我还要强调一点,就我的体会而言,现在我们做新闻,新闻的采访和写作实际是一个部分,分不开的,如果一件事情一个报道一个编辑把题目给了我们,给了一个记者,你能够负担的是什么,你应该做的东西是什么,实际上从第一刻开始,我们自己也许在考虑这个稿子怎么写,当你知道怎么写了之后你才知道怎么采访,采访当中你会发现也会促进你的写作。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什么是事实?我们要在这个过程中来一步一步发现,我想有过新闻操作经验的人都会知道。

  事实如同月亮

  使用各种技巧的目的都是达到新闻的真实。新闻报道只有一个核心,那就是真实。不过何为真实,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很多例子都证明真实远远没有人们第一眼看过去那么简单。周刊周报的深度新闻,应该在哪个层面上停下来——新闻真实是有止境的。但我们的目标是,无限接近真实。

  我希望能够影响读者

  南方周末的新闻的目的是影响有素养、有思考能力的普通读者。一个国家必须有一个好的精英阶层作为引领者,这个阶层的含义不是指地位,不是指名望,而是指优良的素质。

  影响读者,首先要求记者自己拥有纯正的品格和独立的精神,不取悦公众,不媚俗,不媚雅。

  这涉及到我的另一个看法:新闻不仅在技术上要谋求解放,而且要在某些僵化的原则上解放。

  比较极端的例子:《人工盲童》的结尾,有非常明显的主观的句子:“他们的存在都将是对我们的时代的爱的能力……的诘问。”《带给西藏盲童彩色的世界》中,叙述萨布瑞亚收留那些孩子,“待以文明的方式。”我们是否可以进行判断性的叙述?

  其实这是一个怎么回答都不会错的问题。

  坚持新闻的客观主义,并不意味着客观视角主义,也不意味着拘泥于简单陈述。判断与客观,并不是绝对矛盾的。“面色红润”是可以写的,“脸上流露出沮丧的神色”是可以写的,那么“狡猾的神色”可不可以写?主观与客观的边界在哪里?

  我一直觉得这个边界实际上是若有若无的。我尝试这么做:如果事件的特征足以被人察觉,或背后蕴藏着文明世界的共识,那么就直接写出来;如果事实的特征并不明显,或涉及到含混的、有争议的领域,则维持新闻的纯客观面貌。比如说,对民族主义、某些医学问题、伦理问题、人性的矛盾等等的报道,就肯定不能进行带有判断性的叙述。

  当然,对于一篇报道和一个记者来说,这么做是有风险的。不是法律的风险,而是声誉的危险。

  (P1170251)

  李海鹏代表作

  ●文本创新系列(以文本表现为突出特色的报道)

  举重冠军之死2003.06.19

  (小说化的结构方式和叙述技巧)

  车陷紫禁城2003.10.16

  (状态的情节化,叙述元素的多元,悬念的保持)

  ●题材挖掘系列

  (以相对准确详尽的材料为特色、内容价值明显的报道)

  “神童”到中年2005.07.21

  (确实是一些很难找到的材料)

  沙兰镇水灾(未刊)

  (思路清晰,使用信息准确得当)

  一块煤的利益之旅2005.03.10

  (一个特殊的例子,以好的创意取胜)

  ●文学性新闻系列

  (一般性的符合“文学性新闻”定义的特稿报道)

  梁希森:农民富豪的“乌托邦”2004.09.16

  (在技术层面上令人满意的一篇报道,采写均无明显遗憾)

  外国“红”孩子的中国人生2005.10.13

  (好故事,有历史感,有发现的眼睛)

  富豪征婚记2006.01.05

  (一个吸引人的故事,也有吸引人的文本)

  ●理解力系列(以对题材的思考和指向深度为特色的报道)

  董建华七年1997-20052005.03.17

  (时代背景下,特首在复杂环境中的艰辛努力)

  中国足球朝代更替2005.02.24

  (僵化的足球体制不能抵御风险,只要有一个笨拙的领导者就会导致一个行业的毁灭,更多的人则会成为无能的犬儒和嘲弄者)

  ●嘉宾点评

  他的报道有三个亮点:一是立意高,绝大部分作品关注的都是改革发展进程中的难点和疑点,站在大局上深入剖析。二是采访深,通过扎实的采访和细腻的观察真实全面准确地记录事实,揭露真相;三是手法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非常善于综合运用通讯、特写、报告文学等表现手法,在遵循事实规律的前提下,把文章写得好看、易读、有个性。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常务副院长俞振伟

  我要讲的是李海鹏纯正的新闻专业理念,看他的作品我就知道他做得非常艰苦,采访深入。刚才一个同志说,李海鹏不可克隆———当然他不可克隆,但有一点可以克隆,是那种艰苦的、扎实的采访功夫。采访首先是态度,我们有没有深入实际、艰苦踏实的这么一种态度。我觉得这一点是李海鹏最值得我们尊敬和最值得我们推荐的地方,你看他写的“380公里”、“一块煤的利益之旅”,是坐在颠簸的车上写的,而他深入到煤矿矿井下面去采访。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李良荣

  他秉承了一种基本风格:把理性和建设性为报道的出发点,而其作品体现了值得关注的特点———他以务实、客观、求真的心态,大彻大悟的智慧,丰富扎实的理论功底,加上自觉的专业话语分析的积累,向受众奉献一篇篇耐读的新闻作品。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刘海贵

  我建议新闻系学生的采访写作教育上面要更注重更基础的东西,我觉得这两年新闻系学生,包括其他大学生,我们招聘当中碰到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就是写作的能力太差。我个人对李海鹏120那篇稿子的采访过程非常有兴趣,因为采访得非常细腻。

  ———新民晚报副总编辑徐炯

  李海鹏是《南方周末》的优秀记者,《南方周末》所承载的社会责任,对人性的悲悯,对爱心和善良的呵护,我相信是深入他骨髓的。他还有对文字的高超的驾驭能力,以及对读者心理的精确把握,比如《悲情航班MU5210》所描写的飞机坠落的那段,是极其精准极其冷峻的。他把空难写成一部纪录片一样可看可感。

  ———本报副主编伍小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