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乡里乡亲上学堂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4日00:00 东南早报

  上课前一天他还在捕鱼

  前一天还在海里捕鱼,昨天就坐到了惠安职专培训班的教室里,从小在海里讨生活的曾国河还真有点不习惯。

  曾国河是净峰镇水头村的村民,39岁的汉子,长期海上的风吹日晒,整个脸红红的

。他从14岁就开始跟哥哥出海捕鱼,整整25年过去了,因为征地拆迁,他的人生出现了大转折,而这时他最大的孩子也刚好14岁,在读初一。

  “以前我跟妻子两人出海捕鱼,每个月有两三千元的收入,日子还过得去。捕鱼这活一天也不能停,一停家里就断了经济收入。”曾国河说,这次培训要花4个月的时间,妻子要照顾整个家不能出海,所以就趁前一天还在家里时出海捕鱼。“虽然这4个月家里生活肯定会比较紧张,但从长远看,只要我学好技能,还是值得的。”

  问起第一天上课的感觉,曾国河笑笑:“听不懂,笔也不听使唤,家里也还有点事需要自己回去处理,没法安心静下来听课。”因为拆迁,曾国河一家现在租住在离海边3公里远的地方,等安置房建好才能搬过去。目前最让他担心的是,原来停靠在家门口的渔船、渔网等渔具带不上岸又没人看管,可能会被偷;另外,房子拆迁的一些相关事宜也需要他来处理。“过两天等事情都办好了,我就搬到学校来住,这样不仅每天可节省20元往返路费,也能专心读书了。”曾国河说。

  妹妹手把手教姐姐认字

  李亚凤,一个纯朴的惠安女,因为母亲身体不好,身为长女的她,从来没进过一天学校,12岁就跟着爸爸出海捕鱼。

  “最大的遗憾是没读过书,现在是我最后的机会了,我要好好珍惜,不然一辈子就完蛋了。”在采访交流中,28岁的李亚凤多次这样说道。从小到大,爸爸捕鱼她要跟着下海;妈妈种地,她要帮着插秧除草;弟弟妹妹还小,她还得照顾他们。随着年龄的增大,她也渐渐明白读书认字的重要性,“不识字,在世界上就像瞎子一样,什么也看不见。”于是,偷空她会拿着妹妹的字典学拼音、认字。

  这次培训,刚好妹妹亚娥放暑假。“刚好姐姐参加培训,自己就跟过来帮她了。”刚上大学一年级的亚娥说,报名的时候要求初中毕业的才能参加培训,但是在姐姐的一再坚持下,学校还是让她参加学习。课堂上,亚娥就坐在姐姐身边,别人都以为她也是过来培训的。因为培训课程相当于中专的水平,姐姐听起来很吃力,她只能先抄笔记,课后再讲一遍给姐姐听,姐姐不认识的字,就注上拼音。“虽然这样,姐姐还是每天早上四五点就起来看书、认字、练拼音。”亚娥说。

  谈起工种,亚凤很骄傲地说,她喜欢当起重工。在她的理解中,起重工站得高,看得远,什么都能看见。她希望自己能进工厂。“培训的时间很短,我基础差,怕考不上进不了厂,但我会尽我努力。”亚凤说,“培训动员时,惠安县委吴副书记讲过一句话叫笨鸟先飞,虽然上课我听不大懂,但这句话我听懂了,我会好好珍惜这次机会的。”

  夫妻俩同桌学技术

  在首批的培训班中,有两名学员较为特殊,他们就是来自惠安净峰的颜其明和熊先荣,两人是夫妻,老师特地安排他们坐在一起。

  “政府提供这么一个难得的机会,哪能不把握!”颜其明是净峰本地人,平常从事的是石板材生意。在这次泉州造船项目的征地中,他家的房子也在拆迁范围内。

  “学了技术,最想找一份固定的工作。”在净峰当地小学代课的妻子熊先荣,面对记者的提问,直截了当地说。老家在湖北的熊先荣,十几年前嫁到净峰,由于普通话较为标准,常在当地小学代课,“一个月只有四五百元的收入,而且不稳定”。

  几个月前,听镇里面有人说,有一个省级重点项目将在净峰落户,到时候建成投产,需要招收大批工人,政府还将开班免费培训,她和丈夫一合计,两人一起到镇上领了表格,报了名,每人缴了160元的食宿费,参加了培训。

  经过这十几天的学习培训,夫妻俩最大的体会就是“这么多年没上课堂了,很多的东西都听不懂”。“再苦也得坚持啊,毕竟这关系到今后整个家庭的生计问题。”颜其明说。

  这是对自己的挑战

  王强维,今年35岁,惠安净峰水头自然村人。谈到为何要参加此次培训时,他说:“这首先是对自己的一个挑战。”

  王强维以前是做小买卖的,家人温饱已不成问题。当听说政府组织拆迁户、征地户,为将来造船厂培训技术工人时,他早早就积极报名参加。

  “其次是充分享受政府政策,最后给自己充一充电,提高个人素质。”他说,虽然自己初中毕业,在当地农民中,文化水平还算蛮高的,但能有这样的机会,再入学校,“尽管只有四个月,多学点东西也是好事啊”。

  同时,他认识到,这个大项目在净峰落地,对净峰镇、惠安县,甚至整个泉州经济的推动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自己能投身其中,参与建设,感到十分荣幸”。

  “想到什么事情,我就向他反映,

  每次都能得到回复。”在采访中,王强维得意地拿出自己的手机,调出好几条短信告诉记者,他经常和县委分管船厂项目的吴深生副书记,短信聊天。

  今年的5月底,王强维从镇上的一本工作手册上得知吴副书记的手机号码,他就试着发一条短信给吴副书记,没想到,半个小时后,吴副书记给了他回复。之后,只要镇里征地、拆迁过程中遇到什么事情,他都第一时间发短信,与之沟通。

  “这样的聊天,让我们感到十分亲切。”王强维说。>>>请继续阅读第9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