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宝马车主打人”与公民心理发育断裂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4日01:32 华夏时报

  日前,在北京丰台区小红门乡成寿寺路,一辆宝马车与一名骑车人发生轻微剐蹭后,宝马车上的俩男子突然冲出来,向骑车人不断挥拳殴打,并强行将骑车人架进宝马车后座,试图带走,骑车人奋力挣脱出来,俩男子则钻进车内,扬长而去。

  这些年,“宝马车撞人”、“宝马车主打人”的事端,曾多次引起人们的激愤。这一次,发生在北京的宝马车主发飙狂殴骑车人的事件,同样激起了不少网民的愤慨。在笔者

看来,当下对这样的“宝马事件”,不论是媒体还是公众,都有着一种强烈的“身份敏感”。这是因为宝马车本身已经客观地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它预示着车主拥有这个社会中绝大多数群体无法拥有的资源——金钱。而这种凌驾于普通公众之上的态势,以及不受一般社会规则约束的行为,只能进一步放大其身份符号,进一步加大贫富阶层之间的断裂与心理嬗变。

  健康、文明、法制的社会,一个基本要求就是公民心理能够得到正常的发育。而在林林总总的“宝马事件”背后,弥漫的却是很大一部分社会群体的仇富心理。而且,囿于种种限制,这样的心理往往缺失文本性、制度性的表达途径。换言之,当前,在贫富分化的背景下,贫富之间并不具备一种平等的文化身份,这样一来,富人群体内心越发骄纵,穷人群体内心更加压抑,各自的心理嬗变,只会造成公民心理极度分化与断裂。

  宝马车主发飙狂殴骑车人,最后扬长而去,留下的只有骑车人苦难的身影,只有围观者的无奈叹息。这样的事件经媒体曝光后,不论肇事者将受到怎样的法律惩处,一个必然的结果是:留在公众心中深刻的辙痕无法很快抹清。看待“宝马事件”,仅仅从道德的角度来寻求公众心理嬗变的原因,将得不到科学全面的答案。如果不能有效地缩短贫富差距,人们的文化心理距离就会进一步拉大,不同阶层之间的冲突现象就很难得到有效消解,而我们迈向和谐社会的路程只能越来越远。


作者: 单士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