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电视剧《沙家浜》仍逃不出“注水”的窠臼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4日01:40 大连晚报

  电视剧《沙家浜》

  仍逃不出“注水”的窠臼

  谷子

  《沙家浜》在没有改编为电视剧之前,因小说版的“戏说”和“恶搞”曾引起极大的争议。在正在热播的电视剧《沙家浜》里,这样的戏说和恶搞没有出现,但观众同时又从“汤里兑水药加味”中体验了另一种不舒服的滋味。比如,有人发现,全剧光主要人物就增加不下10个,刁德一和刁小三成了表亲,刁老太爷成了乡绅,阿庆嫂添了个男帮手,郭建光身边多了一个女卫生员,沙四龙加入了新四军,再加上日本女特务陈丽丽、鬼子小野和狗翻译邹寅生等等。其实,只要陈道明、许晴演得好,观众一样有兴趣看下去,何必非要整个《沙家浜》的皮儿,包个其他内容的馅儿不可呢?另外,《沙家浜》中的战斗场面极其虚假,日本鬼子是非常残忍的,打日本鬼子肯定不会像玩家家似的容易,但《沙家浜》中,打鬼子的人一点也不紧张,一个手榴弹扔过去,小日本就死一大片。

  据说《沙家浜》在不少地方播出时收视率不低,但我不知道收视率这东西电视台是如何算出来的?我在一次聚会的场合打开电视按到《沙家浜》的频道,可没看几眼,同志们就被陈道明和许晴的假模假式的腔调和手势弄得全身阵阵发麻,而那些“旧瓶”装“新酒”的情节更是让人惨不忍睹。那么多频道,那么多的好节目,观众为何只停留在这个假而虚的电视剧上?

  对于红色经典,观众是以尊重的客观的情绪亲近的,但观众如果从中感受到欺骗的东西,不予原谅即是惟一选择。有人说,红色经典不是保险箱,不是什么电视剧印上红色经典就会得到观众认可的,虚假、戏说、恶搞后的红色经典,观众有嗤之以鼻的权利。观众的宽容度是有限的,超出了观众心目中的道德底线这个“空间”,观众自然反感甚至将其抛弃。

  事实上,观众对待红色经典的改编大多是抱着宽容态度的,相对于《红色娘子军》把吴琼花与洪常青之间的情感纠葛“吻戏”当成了卖点;《苦菜花》把淳朴善良的老妈妈改编后,竟摇身一变成“中年美妇”,并与日本特务有剪不断、理还乱的“感情纠葛”,《林海雪原》让杨子荣私生子成为大坏蛋座山雕的干儿子等胡编戏说相比,《沙家浜》有了很大的进步——据说,电视剧《沙家浜》中阿庆嫂与郭建光的“感情戏”被主创方主动地大段删掉了。但观众仍然期待更高的艺术标准,虽然《沙家浜》避开了一些经典剧改编中的败笔,但在此剧中,观众还是从中看到许晴版的阿庆嫂模式化“老板娘”的痕迹。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