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安徽—马里兰大学校长论坛”述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4日02:41 安徽在线-安徽日报

  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改革,是时下社会各界备加关注甚至深为关切的一大热点和焦点。在6月28日于安徽大学举行的“安徽—马里兰大学校长论坛”上,我省有关部门负责人和部分高校校长特别就安徽高教的发展与改革问题作了专题发言,对相关理论认知与操作思路进行了颇具深度和广度的研讨。这里将有关安徽高教发展与改革的研讨观点作一述要。

  关于我省高教发展形势的评估问题,校长们认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腾飞

,我国及我省教育事业得到快速发展,高等教育更是取得了长足进步。到2005年底,我国高等教育在校总人数超过2300万人,规模居世界第一,毛入学率达到21%%,进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安徽同期各类高校在校学生总人数为90万人,毛入学率也达到17.3%%,初步进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在大众化背景下,“十一五”时期是我省高等教育承先启后的重要发展时期,同时也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即在持续扩招、快速发展之后正进入稳定发展、提升质量的新阶段,其基本诉求就是实现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因此,“十一五”时期安徽高等教育要坚持巩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质量、稳步发展的方针,要着力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培养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同时,要着力于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为我省高等教育健康、持续发展寻求新的动力。

  关于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共生”问题,是本次研讨的热点之一。共生理论原系生物科学的重要学说之一,主要研究两个或多个生物在生理上相互依存程度达到平衡状态的机理与机制,这一学说以后逐步在医学、产业经济学、经济管理学、社会学和教育学等众多领域里得到广泛运用,其中关于高校与社会共生问题的研究属当代高等教育学的一个前沿问题。与会校长指出,进入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业已居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位置,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更加凸显。安徽高校的发展必须讲求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共生性,着力于提升共生度和共生力。要从高校三大功能上全面加强与地方社会经济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联,要从高校办学定位、高教的“横向结构”和“纵向结构”等方面及环节上选准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结合点,优化共生模式与共生环境,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优质而适用的人力资本、科研成果和社会服务,更加充分地彰显大学作为社会经济中心的应有功能,促进区域全面发展。

  与会校长认为,安徽高校要顺应当今高等教育求特色、显个性的发展主流,以个性化或特色化发展为各类高校办学的最为理性的战略选择。所谓“特色”并非一般意义上的“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而在于社会的认可。一个富有特色的学校就在于它能够先于别的学校在某一或某些方面为推动地方或社会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而不仅仅是拥有某个特色学科或某几个特色专业。因此,我省高校在学科建设、专业调整、课程设置等方面应致力于发挥优势、保持特色和适应人才市场需求;应注重坚持非均衡发展和特色发展,加大扶持重点学科的力度,凝练学科方向,组建学术团队,打造特色品牌;应注重消解学科壁垒,加强学科的交叉融合,大力发展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应用学科,培育新的学科专业增长点。

  与会校长们在本次论坛上与马里兰州部分大学校长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并且认为,安徽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必须确立国际视野和全球理念,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高等教育具有一般规律也富有特殊规律,在一般规律层面上借鉴学习国外高等教育的先进经验,无疑有益于我们把握传承知识和科学创新的时代前沿,运用更为高效的方式方法和工具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国际合作的平台上创造更多的造福于人类的科学成果,不断提升安徽省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作者单位:安徽大学)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