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高等师范院校的服务面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4日02:41 安徽在线-安徽日报

  (一)面向基础教育主阵地。师范教育的转型给中国高等师范院校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一定压力,传统单一的师范教育不再被办学者视为必须珍视的唯一圭臬,然而就现实情况看,高等师范院校选择面向基础教育主阵地仍是其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

  首先,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大量合格人才和优秀劳动力,而基础教育则是这一人才工程的根本。综观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通过提高高等师范院校教育质量,培养合格的

中小学师资是实现其经济与科技发展、增强综合国力的共同举措。美国80年代的高等教育改革就强调了加强大中小学间的联系的重要性,并称这种联系的重要性“怎么估计也不会过分”。在我国,高等师范院校与中小学间的联系随市场经济的发展有逐渐减弱之势,师范毕业生的质量出现下滑,上下间内在联系性显得模糊、不紧密,导致了中小学教师的质量发生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式主要有二,一靠教师继续教育,二靠提高高等师范院校的教育质量,加强上下间的联系。

  其次,尽管师范教育新体制明确了综合大学以及其他非师范类高等学校也有举办教师教育的资格,但“以现有师范院校为主体,其它高等学校共同参与”的方针,则明确肯定了高等师范院校的优势所在,说明高等师范院校依然是我国教师教育的主体力量。目前,对这一优势应加以保持并要创造条件予以发挥。我国基础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离不开高等师范院校的直接参与,包括小学、初中和普通高中教师队伍的培训或继续教育工作,也是摆在高等师范院校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

  (二)面向社会发展主战场。师范教育的传统使高等师范院校拥有了教师教育的优势,但这还不足以构成高等师范院校特色发展的全部。在已有教育体制下,作为教师教育的主体部分,高等师范院校之间的竞争同过去一样始终是一种同质性竞争。一方面,它造成了有限资源的分配不均,另一方面,则加剧了有限资源的浪费。对此,高等师范院校之间就有必要选择一种错位发展的意识,形成差异竞争的格局。具体说来,就是积极开展应用性研究,加强与地方的互动交往,选择与地方“共生”。众所周知,伴随“威斯康星思想”的确立,大学就真正走进了社会的中心。如今,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高等师范院校无疑也要走出封闭办学的圈子,走进社会的中心,努力实现自身各方面的增长。对高等师范院校而言,增长的方式有多种,学校规模、教师和学生数量、设备等的增长对一所学校固然重要,但这种增长只增量而不增质,因此,重要的是要有质的发展即实质性增长。显然,高等师范院校质的增长要以学术性为依托,其目的在于通过开展科学研究服务地方或社会以实现全面的发展。由于中国高等师范院校的特殊性质,过去人们对中国高等师范院校的学术性作了狭义理解,只看到了其教育的科研素养一面,而未能重视其科学素养的一面。如今,这后一种素养应引起办学者的高度重视,从措施上讲,就是学校要大力开展源于地方或社会发展实际需要的应用性学术研究,以自己的智力成果服务并促进地方或社会的发展。这样,高等师范院校就不仅可以赢得地方的尊重,同时也可以为学校发展争取地方更多的支持。(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