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姜白石魂断“赤阑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4日03:05 安徽在线-安徽日报

  没有几个城市还能形象地记忆起自己八百年前的面貌,在这一点上,合肥何其幸运,因为南宋著名词人姜白石在这里邂逅的一段情恋,那个西风寂寂,满街垂杨,有一座小小赤阑桥的小城合肥,就永远地定格在历史的记忆中了。

  那时候,漂泊而来的姜白石,就住在赤阑桥西,天天举目所见、来来往往,就是这座普普通通的小木桥,赤阑桥自然就成了年轻的姜白石那一段美好情感的见证,他在一系列

萦怀合肥的诗词中,不断地提及这座赤阑桥。

  但是现在的合肥已经没有赤阑桥了。前几年,合肥市政府在赤阑桥的遗址,今天的师范附小门前,为赤阑桥立了一块石碑。尽管如此,还是有许多合肥人不了解赤阑桥以及它和著名词人姜白石的关系,更不用说合肥以外的人了。

  可喜的是,今年合肥市庐剧院花了很多的努力,把《魂断赤阑桥》搬上了舞台,自然引起了热爱文学,喜好姜词的戏曲观众的关注,也使得更多的人知道了合肥的赤阑桥,知道了曾来合肥做客的姜白石。因此,这部二十多分钟的小庐剧,成了本届全省小戏调演中的一个亮点。

  姜白石初次来合肥的时间在公元1176年,或稍迟一点,那时他大约二十三四岁。因为宋金战争的缘故,那时的合肥荒凉、冷僻、了无生气,每一个外地人来这里都会寂寞得难以忍受,但是年轻的姜白石在一次宴饮上邂逅了精于琵琶、古筝的一对歌妓姐妹后,却唤起了心中最纯真、最美好的情愫。从此,寂寞的日子变成了美好的时光,以至于几个月后不得不离开合肥时,双方都有点依依不舍了。

  那时候的交通、通讯是今天的年轻人难以想像的,一别经年,音讯全无。等到姜白石再一次兴冲冲赶到合肥时,那一对姊妹花已经杳如黄鹤了。

  正如俗话所说的:所有没有结局的情缘都是最美好的。此后二十多年里,姜白石在各种场合,在不同的诗词中,一次又一次地咀嚼回忆短暂美好的合肥情缘。他回忆女孩的身态:“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回忆女孩的技艺:“大乔能拨春风,小乔妙移筝”;回忆自己给女孩的最初印象:“郎携羽扇,那日隔廉,半面曾记”;同时也想起了离别时主人不经意的调侃:“第一是早早归来,怕红萼无人为主!”所有这些,构成了白石词中挥之不去的合肥情结。

  《魂断赤阑桥》的编剧,煞费苦心地为姜白石和年轻歌妓(剧中取名柳潇潇)的这段美好情感编织了一个故事框架,让白石夫人千里迢迢从江南赶来,好心地要为丈夫买潇潇为妾,遭到潇潇断然拒绝;潇潇因此而与姜白石割断情缘,但当姜白石悲愤而去后,潇潇却又因对人生绝望而投河赤阑桥下而死。通过这样的故事框架,男女主人公的情感被推上了高潮。作为编剧同行,我深知无中生有地编织出这样一个故事是很不容易的,尽管如此,斧凿痕迹还是太重了。同时,我还有点怀疑,把姜白石词中那朦朦胧胧、反复咏叹的对美好感情的追寻,换成了一个有点俗套的婚外情恋,究竟得失如何?必须得有一个现在这样的故事化框架吗?假如,我们就从白石词中具体描述、咏叹的情感情境着眼,故事淡一些,诗意浓一些,找准细节,把情抒透,是不是也会有戏剧性,并得到更多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观众的认可呢?毕竟,对年轻时不经意间失去的一段美好、纯洁感情的追寻,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有过,也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理解的,它理应引起当代观众的共鸣。

  但不管我们对庐剧《魂断赤阑桥》有多少不同的意见,它出现在舞台上本身就是一个成果。因为,只要你走进剧场,便知道了:八百年前,合肥有一座赤阑桥;著名词人姜白石,曾经对它魂牵梦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