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公交车进回龙观是第一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4日05:25 新京报

  7月13日《新京报》报道,北京将考虑在天通苑、回龙观等大型的居住区,增设中小型车辆的公交线路。虽然此一举措是因打击非法营运的“黑车”而产生,但是客观上讲,这又进一步提高了天通苑、回龙观的公共服务质量。

  天通苑、回龙观的问题由来已久,2002年开始,这两个大型居住区的发展问题开始引起争议,并在2004年达到高潮。最终,一个主流的观点得到了大家的认可,那就是“卧城

”现象根源在于单纯的居住功能开发模式,在于公共服务的滞后,这个观点也被决策者接受,因此,为天通苑、回龙观解困的行动大幕拉开了。

  天通苑、回龙观改变了单一的发展模式,开发商对这两个居住区剩余的土地重新进行规划,商务、娱乐产业被引入。针对交通拥堵,有关方面增加了两个区域的交通建设、管理的投入。另外学校、医院等建设也提上日程,公共设施不足的问题也逐渐得到缓解……而今,中小型公交车更开进了小区,将大大缓解公交换乘难的问题。

  几年来,北京市对于天通苑、回龙观频繁推出解困、补救措施,让天通苑、回龙观的居民深感欣慰。然而,乐观之余,有关方面也要清醒地看到,天通苑、回龙观建设思维误区所遗留下的后遗症还有不少,这两个区域的公共服务还存在诸多盲点和弱点。

  记得前不久媒体曾报道,为给孩子打预防针,天通苑居民几百人排队,家长们叫苦不迭,这种情况在老城区是极少出现的。再如,相对于人口来说,这两个区域的体育、休闲、文化设施不足,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此外还有邮政、菜场、餐饮等生活服务设施的发展也还没能满足居民的需要。

  天通苑、回龙观是北京近郊两个典型的超大型居住区,人口的密集、远离城市中心区使得这两个区域的造血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偏弱,因此许多问题在中心城区只算小事,但在这两个区域就可能会被放大,给庞大的人群造成不利影响。所以,对于这两个区域公共服务的盲弱点,显然不可轻视。有关方面应该在两个区域展开大规模的民意征集活动,集中民智,拿出一个全面解决方案,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还要引起注意的是,由于天通苑、回龙观问题的突出,导致了许多类似区域的问题被遮蔽了,譬如说通州、亦庄等等,这些区域同样因为城市中心区人口大量进入引起了一系列反应,由于这些区域的问题还远未有天通苑、回龙观那么显性,所以决策部门对它们的关注力度还不够。不过,也正是因为问题还处于不突出的阶段,解决的难度相对要小,所付出的成本和代价也不大,所以,决策部门应该未雨绸缪、及早介入。

  □冯飞(北京市民)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