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红旗渠畔新跨越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4日05:52 大河网-河南日报

  

红旗渠畔新跨越

  

红旗渠畔新跨越

  

红旗渠畔新跨越

  

红旗渠畔新跨越

  

红旗渠畔新跨越
工业经济创强市

  近几年,林州市突出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两个重点,大力发展工业经济。为加快项目建设进度,该市专门成立了大项目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重点围绕国家产业政策,积极运作固定资产投资超5000万元的工业大项目。同时,他们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成立了商务局,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设立了招商办事处,重点在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开展形式多样的招商引资活动。2005年,该市共引进市外项目108个,合同利用市外资金24.9亿元,合同利用外资1250万美元。完成投资项目150个,其中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12个。

  加快工业园区建设,为全市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搭建平台。近年来,林州经济开发区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了水、电、路、通讯等设施,吸引了凤宝钢铁公司、桥宏实业公司、合鑫铸业公司等十余个大企业入园,被省政府确定为三家设在县市的省级开发区之一,并上报国务院备案。姚村汽配工业新区现有汽车配件企业200多家,总资产9.8亿元,从业人员1万多人,产品畅销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部分产品出口德国、俄罗斯、日本等国,被河南省确定为五大汽车零部件基地之一。目前,他们正在努力打造全国汽车配件基地。城郊钢铁工业园、原康玻璃工业园的基础设施也不断得到完善,规模优势正在形成。

  林州市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小店机械厂等五家企业先后引进了美国亨特铸造生产线,重机集团新上了煤矿机械单体液压支架,产品科技含量明显提高,产品价格也大幅攀升。同时,积极配合安林公路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主动淘汰了一批环境污染严重的小铸造、小碳素企业,逐步形成了汽车配件、煤机配件、钢铁、铝电、玻璃制品等五大产业群体。

  红绿辉映迎客来

  这是一个美丽的家园,从红色经典红旗渠,到绿色走廊太行大峡谷,红绿相映的独特风光吸引了一批批慕名而来的游客。

  林州自然条件独特,历史悠久,造就了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为此,林州市委、市政府把旅游业作为一项新兴产业、朝阳产业来经营,立足高起点规划,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所编制了《林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对林虑山风景名胜区进行科学定位,整合资源,全新开发。

  经过近年来的潜心开发,这里已逐步形成了红旗渠红色教育游、太行大峡谷绿色生态游两大特色,“一红”、“一绿”交相辉映,构成了林州旅游的独特风景。特别是自2004年以来,随着红旗渠精神展在全国各地的成功巡展,红旗渠再次轰动海内外,慕名前来林州观光旅游的游客人数大幅攀升,旅游业呈现出“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的良好发展态势。2005年,全市旅游综合收入2.6亿元,比上年增长15.1%,较“九五”末增长108%。

  酒香也怕巷子深。为了叫响林州市丰富的旅游资源,自2004年以来,林州市抓住国家大力发展红色旅游这一机遇,主动与山西、河北等地红色旅游景区加强合作,使红旗渠与“太行山红色旅游区”连为一体,形成精品红色线路,融入全国红色旅游大格局之中。据悉,目前全国已有3000多所(家)大中专院校、中小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将红旗渠景区作为“德育教育基地”。2006年,红旗渠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旗渠在全国叫响,使该市旅游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如今他们已先后捧回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中国旅游知名品牌等10个国家级旅游品牌……正在形成一种旅游文化,以其深厚的底蕴,吸引着海内外游客前来解读、品味。一业兴带来百业旺。目前,全市已有17家旅行社,导游150多人。旅游业的繁荣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绿色的风光,红色的课堂,仁山智水交响的土地,在这片红绿交辉的旅游胜地,正孕育着新的生机和希望。

  科学发展谱新篇

  “十五”期间,林州市委、市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突出抓项目,强力抓环境”的发展思路,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105.8亿元,较上年增长19.3%,比“九五”末增长98.9%;人均GDP突破万元大关;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3.32亿元,较上年增长23.6%,比“九五”末增长117.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52.5亿元,较上年增长67.7%,比“九五”末增长376.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84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917元,分别较上年增长14.4%、13.7%,分别较“九五”末增长68.5%、54.8%;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14.4亿元,较年初净增11.7亿元。2005年林州市在全省108个县市中,综合实力排名第十一位,被确定为“全省35个扩权县(市)”,表彰为“全省20个县域经济强县(市)”,并进入“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100强”、“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50强”行列。

  工业经济持续壮大。林州市形成了钢铁、铝电、汽车配件、煤机配件、玻璃制品等特色产业。2005年该市工业总产值达226亿元,工业增加值达65.1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了29%、30.1%,较“九五”末增长152.1%、153.5%。工业经济的增速比全市平均经济增速快了10.8个百分点,在三产业中的比重和对财政的贡献率均达60%以上。

  农业和农村经济步入良性发展阶段。2005年,林州市农业总产值完成17.6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7.1%,比“九五”末增长28.3%。其中畜牧业总产值完成10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6.8%。以建筑业为特色的劳务经济持续稳定发展,2005年外出劳务15万人,实现劳务纯收入13.2亿元,继续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产业快速发展。200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22.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2.1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8.7%和14.7%,分别较“九五”末增长33%和72.5%。红旗渠景区和大峡谷景区先后被评为国家AAAA级风景区,林虑山风景名胜区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市旅游“国字号”品牌增加到10个。2005年,全市接待游客171万人次,门票收入2740万元,旅游业综合收入达2.6亿元。

  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十五”末,该市城区面积达16平方公里,是“九五”末的1.3倍,人口增加至14万;姚村、陵阳等省市重点镇已初具规模,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2005年城镇化水平达到26.7%,城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到30.5%,供气和供热覆盖率分别达到60%和20%。

  实事办实惠三农

  走进荣膺“全国文明村镇”的姚村镇史家河村,一排排规划科学、风格统一的居民建筑让人叹为观止,大会堂、广场、健身中心等齐全的公用设施更让人怀疑是否走进了一个小城市。在原康镇,从交通不便、生活条件恶劣的深山区搬迁下来的100多户居民5月底全部入住美丽的“阳光新村”。由农民成长为“大老板”的建筑队队长谭林福,回乡投资6500万元的四星级标准的阳光大酒店已于2005年1月开业,投资1200万元的洗煤厂也投入了生产……

  林州8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林州市委书记来亮说,“十五”期间,是林州市农村经济发展最快,农村面貌变化最大,农民得实惠最多的一个时期。仅2005年,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总投资超过10.7亿元的“十件实事”中,农村和农民直接受益的就有六件。到“十五”末,林州市已实现村村通电、通汽车、通电话,全市80%的农村用上了自来水,90%以上的行政村实现了道路硬化,96%的行政村用上了沼气。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917元,与上年相比,增长了13.7%,并在2004年首次实现了超过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

  这些成绩源于林州市委、市政府对农村工作坚定不移的领导和支持。通过推进种植结构调整,林州市中药材种植总面积达5.6万亩,优质小杂粮达4.1万亩,商品蔬菜达2.2万亩,在山坡旱薄地种植中药材平均每亩效益达1000元以上。目前全市拥有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9个,农业产业化各类组织年销售额达10.4亿元,带动农户69700户。林果业2005年的产值达1.56亿元,年产干鲜果品6000万公斤。

  畜牧业和建筑业成为林州农民增收的两大支柱产业。2005年全市投入畜牧业的各类资金就达1.07亿元,全市的生猪存栏达到43.9万头,家禽存栏873万只。截至目前,全市已拥有各级各类建安企业27家,3100多支建筑工程队伍,年均有14.5万建筑大军分布在国内26个省、市、自治区的300多个城市和阿联酋、也门、俄罗斯等国家,年均完成建安总产值40亿元,利税3亿元,创劳务收入10亿元。2005年,建筑业总产值完成45亿元,利税3.8亿元,劳务收入13.2亿元。建筑业对林州的贡献可以概括为“三个70%”,即农村强壮劳动力的70%从事建筑业,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来自建筑业,银行存款余额的70%来自建筑业。

  城镇建设绘繁荣

  进入林州市,一条条笔直宽阔的大街,一排排郁郁葱葱的树木映入眼帘,城区繁华闹市里,高楼林立,商贾云集,林州市迈着加强城镇化建设的步伐,描绘出一幅欣欣向荣的美丽画卷。

  林州市被确定为河南省20个城镇化建设重点县(市)后,他们就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让群众享受到城镇化带来的实惠。近年来特别是2004年“红旗渠精神巡回展”以来,林州以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和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高标准推进以“一区一城”(新区建设、小城镇建设)为核心的城镇建设,引导生产要素向城镇集聚。

  “十五”以来,林州市加大了城市道路建设力度,使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到现在的16平方公里。2005年又投资1.4亿元,开工建设西二环路、东外环南延等道路工程。随着这些道路的建成投用,将进一步加快林州市新区的建设步伐。

  城建项目建设步伐加快,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林州市规划了肿瘤医院病房大楼、向阳街改造、污水处理厂等十多个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目前部分项目已竣工投用,其余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一中分校、五中新校、市十中、市直九小也陆续开工建设,更好地解决了市区的入学难问题。“工业进园、商业进场、居民进区”,林州城市建设与管理的方向更加明确。

  在加快城市建设的同时,林州市把小城镇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着力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完成了14个乡镇的规划修编,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聚集功能日益显现。近年来,林州城镇人口以每年1万人的速度递增。目前,林州市城镇居民已达33.2万人,全市第三产业的四分之三集中在城镇和城区。

  以水、电、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如火如荼。林州市先后被命名为“全省山区农村公路建设示范县(市)”、全省“公路农村客运网络化示范县(市)”、全省“公路金杯县(市)”、全国村镇建设先进市、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市等荣誉称号,完成了农网、城网改造工程。林州市开工建设了红旗渠补源工程——马家岩水库,预计明年建成使用,建成后每年可向红旗渠补源4540万立方米;完成了南谷洞水库和石门水库的除险加固、引弓入城管网改造、山区农村饮水解困等水利工程,12次夺得全省农建“红旗渠精神杯”。安林高速公路已于2003年11月27日奠基开工,预计今年年底建成通车。

  全面发展唱和谐

  林州市着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先后成立了行政便民服务中心、会计核算中心和效能监察中心,全面推行了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和限期办结制,开通了项目办理“绿色通道”。全市行政审批事项由783项减少到184项,减幅达75%。

  环境的不断改善,使各项事业不断发展,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遍及城乡,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社区已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文化事业健康发展,文化设施得到改善,共建成230个文化大院,174个文化活动室。富裕了的林州人更舍得花钱办教育,2005年,全市上本科线2818人,其中重点线521人,8人被清华、北大录取,各项指标均居安阳市第一。大学本科升学率达56.6%,较2000年增长了29个百分点。今年,全市上本科线人数达到3017人。医疗、计划生育工作稳步前进,全市17个乡镇卫生院全部达到“一级甲等医院”标准,2005年被命名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市)”。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加强了养老、失业、医疗工伤保险的扩面征缴工作,新增四项保险参保人员10281人,为9464名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624.6万元,建立和完善了农村特困户救助制度,1.56万贫困人口得到及时救助。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城区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淇河林州段在全省490多条河流中,被视为唯一的清水河,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2.7%。林州先后获得全国卫生城市、全国文化模范市、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市、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市)、全国广播电视先进市等荣誉称号,并被确定为国家星火技术密集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2004年,是林州撤县设市10周年和红旗渠通水40周年,林州人举行了盛大的节日庆典,并在北京、上海、广州、重庆、西安等14个城市举办了红旗渠精神展。2005年,该市创作排演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红旗渠颂》,“红旗渠”也入选国家文化部、财政部“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红旗渠精神在新时期得到进一步弘扬。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高度评价红旗渠精神:“林县在修建红旗渠过程中所创造的红旗渠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也是中华民族五千年连绵不断,伟大民族魂的体现。我们在面向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红旗渠精神仍然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应该赋予它新的时代内涵。这种艰苦创业的精神——红旗渠精神应该世代相传,不断发扬光大。”

  本版由河南日报报业集团驻安阳记者站组稿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光春在安阳市委书记靳绥东(右一)、市长董永安(左一)及林州市委书记来亮(右二)等陪同下参观红旗渠。

  省长李成玉在安阳市委副书记、市长董永安(右一)及林州市委书记来亮(右四)、市长王春安(右三)等陪同下指导林州工作。

  红旗渠青年洞

  峡谷之中九连瀑

  红旗渠水穿山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