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还有多少只娥村在贫穷中沉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4日07:35 海南新闻网-海南日报

  现实的沉重往往超出我们的想象。如果不是《海南日报》记者的实地采访,只娥村,这个位于乐东和三亚交界处的黎族村庄,恐怕还会在贫穷中继续沉默,不为人知。看一看该村的情形———人均年收入300多元,一条上世纪70年代修建的小山路,建国50多年来没出过一个大学生,6个自然村中都不通电,全村光棍汉上百人,住的全是茅草房,每一颗善良正直的心灵,怎么不为之沉痛神伤。在经常讨论汽车、电脑和娱乐选秀活动的时代,我们对那些大山深处的贫困山村,关注的太少了。

  借助媒体的力量,只娥村广为人知。但是,全省还有没有类似只娥村这样处境的贫困山村呢?或者说,还有多少像只娥村这样的贫困山村,依然在贫穷中沉默呢?对这些远离现代文明的贫困山村,我们应该如何作为呢?让更多的人共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这是近年来非常响亮的时代之音,那些大山深处的贫困山村,有权利得到政府和社会的援助,改善他们最基本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

  集中扶贫对象、集中扶贫资金、集中解决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突出问题,这是我省扶贫攻坚的成功经验———“三集中”扶贫方法。但是,从只娥村这样贫困山村的实际情况出发,今后有必要进一步深化政府扶贫开发的思路和方式。

  贫困县有富裕村,富裕县有贫困村,在集中扶贫对象方面,需要进一步分类,增强“雪中送炭”的针对性。扶贫理应从最贫困的地方开始,以只娥村这样的贫困山村为例,今后扶贫攻坚的重点对象不宜笼统地停留在县、乡一级,而应该具体到村。像只娥村,改革开放20多年了,依然连电都不通,还谈什么文化建设,谈什么新农村建设。所以,不妨以人均年收入划线,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统计,把全省像只娥村这样300到500元左右的贫困村单独列出来,作为“十一五”扶贫攻坚的第一批对象优先考虑,下大力气解决行路难、住房难、饮水难、照明难等老大难问题。敢于先啃“硬骨头”,把全省最穷的山村的扶贫开发搞好了,扶贫才有说服力和号召力。

  既然把扶贫攻坚的对象细化到村,扶贫资金就应该以村为单位集中捆绑使用。近年来我省划拨的扶贫资金并不少,但有些地区还是存在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的问题。主要原因是各类资金由不同部门投入到不同的乡镇和村庄,造成资金使用分散,难以形成集束效应。今后应该在确定扶贫攻坚的村庄之后,由专门的机构出面协调各种扶贫资金,按照资金使用的不同途径,同时集束性地投入到一个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结构调整、科技推广和培训、发展教育和卫生事业,力争取得整体配套的效果。像只娥村这样的贫困山村,扶贫只有整体推进、配套进行才可能取得实效,否则很难有长久稳固的效果。

  贫困山村的现状,一次次刺痛我们的神经。尽快查清只娥村这样贫困山村的数量,最大程度地让贫困山村进入公众的视野,最大范围内动员政府和社会力量投入到扶贫攻坚战中来,这是刻不容缓的时代使命。否则,我们的良心不得安宁。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