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南京长江大桥能否进文保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4日08:32 南京报业网-金陵晚报

  □本报记者周扬天宇朱波

  【金陵晚报报道】 经过跨时两年的筛选,南京市昨日公布了第三批市级文保单位名录,此前备受关注的南京长江大桥最终未能跻身文保行列。记者了解到,就长江大桥该不该成为文保单位,南京的各路专家曾进行过几轮激辩,但最终,由于各方意见太过于迥异,长江大桥列为文保单位的计划被延迟了。

  正方:成为“国保”都不为过

  “南京长江大桥成为国家级文保单位都不为过!”一位文物专家激动地说道,“从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来说它完全应该受到重点保护。”

  这位专家指出,南京长江大桥从建造工艺到雕刻艺术都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比如大桥的桥头堡、堡前的工农兵塑像、桥身栏杆上的浮雕等等,反过来,建成后的长江大桥又给那个时代的中国和中国人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到现在,很多四五十岁的南京人都可以如数家珍地说出,南京长江大桥建成后有多少个国外元首前来参观过。甚至于,当年有一部电影因为被人们认为“把大桥拍得歪歪斜斜的”,遭到了禁止放映的命运。人们对大桥的感情可见一斑。

  此外,专家指出:南京长江大桥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完善、最富典型的“文革”时期的遗存,即便抛除其特定的历史文化价值,它在中国建桥史上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水平完全可与赵州桥相媲美。长江大桥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较多地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造桥工艺。公路引桥采用的是富有中国特色的双孔双曲拱桥形式,人行道旁的150对白玉兰花形的路灯也具有传统中国造型艺术的特点。这位专家指出,无论是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或者实用价值、建造工艺,南京长江大桥的存在已远远超过了其实用价值。

  不以历史长短论文物

  自南京长江大桥1968年建成至今,不过才短短的38年历史,这样短的年限是否可以成为文保单位成了很多人关注的问题。但是一位专家指出:文物不一定就得非常古老。

  专家告诉记者:巴西首都巴西利亚是一座年轻的现代化城市,它是在1956年至1960年间,用3年多时间在一片荒野上建造起来的新首都。城里不见古迹遗址,也没有大都市的繁华与喧闹,但其充满现代理念的城市格局、构思新颖别致的建筑以及寓意丰富的艺术雕塑,使这座新都蜚声世界。1987年12月7日,建成仅仅27年的巴西利亚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人类文化遗产”,成为众多璀璨辉煌的世界人类文化遗产中最年轻的一个。

  “就连世界文化遗产都可以不计年限,我们的市级文保单位又何必太在意年限的问题呢?”一位文物专家指出,能否成为文保单位,最应该注重的是文化遗产的价值,而不是年限。此外,在已经被公布的第三批市级文保单位中,就有建成时代与长江大桥很相近的十月村毛泽东像。

  反方:文保将限制大桥使用

  对于南京长江大桥没能成为文保单位的原因,有关部门只是说该论证没有获得通过,而不愿意透露更多的细节。

  不过据文物专家透露,在论证大桥成为文保单位的可行性过程中,大桥的建设年代、保护区划以及维修过程中的问题都备受争议。尤其是城建、规划方面的专家指出,目前南京长江大桥尚在使用中,其实用价值较高。他们担心,一旦大桥成为文保单位后,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它的实用价值。而一旦大桥需要修补在日常使用中造成的破损,就必须上报文物部门批准,这很可能会降低大桥维修的效率。

  更为关键的是,有关的规划和城建专家一直在考虑改造大桥,比如增高大桥的高度以方便万吨轮通行等等。一旦进行类似的大规模改造,文保单位的身份很可能会成为一个瓶颈,限制这种改造。

  结论:进不进都要重点保护

  由于这场关于大桥该否成为文保单位的口水仗,在城建、规划、文物、桥梁、公路等各路专家中旷日持久。最后,有关部门采取了折中方案:暂缓其申报文保的计划。

  “大桥从来就没有缺过保护”。记者了解到,由于大桥实用价值非常重要,对大桥的维修和保养从来就没有间断过。并且,在大桥成为“市内桥”后,有关部门采取了措施,将大量大吨位的货车都改道二桥和三桥,这对于大桥本身而言就是一种保护。

  “确立文物保护单位的主要目的就是保护它的价值不再受损,目前,对南京长江大桥的保护还是积极有效的,暂缓其‘申报’过程也是在情在理的”。有关人士分析。

  建议:桥头堡、浮雕可单独申报文保

  尽管目前将南京长江大桥整体申报文物保护单位的可能性较小,但是也有专家提出,可以将大桥的浮雕、桥头堡、工农兵塑像等较独立的不可移动建筑申报为文保单位。这样做既保护了长江大桥上具有时代象征意义的特征,又不会影响到大桥作为交通设施的实用价值。

  专家指出,目前看来,这样的申报方法可操作性更强。在过去的文保单位申报工作中,有一些建筑群在被毁坏后,仅剩下一座孤塔或是一个大殿,但是通过评审后,它们仍然成为了文保单位。因此,南京长江大桥也完全可以仿造这种模式,对具有文化价值的、较为独立的建筑进行申报。

  据了解,设计造型为“三面红旗”的桥头堡,系由东南大学建筑系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钟训正于1958年设计完成的。

  钟训正院士向记者讲述了他设计桥头堡的来历。

  最初提出桥头堡的设计是在1958年的秋天,为了设计出最好的桥头堡,中国铁道部专门开展了一次设计竞赛。1960年初,铁道部最后选出了3个备选方案,钟训正的两个方案都在其中。后来周恩来总理到上海开会,钟训正特地带着设计方案去上海面呈总理,经过多方面考虑,最终选择了他的“红旗”方案,不过因为当时的时代特征,将两面红旗改为了三面红旗。

  而长江大桥上另一个呼声比较高的“桥栏浮雕”,则是南京工艺雕刻厂的高级工艺师朱至耀完成的,当时他才20多岁。

  “那些都是集体创作的智慧结晶。”朱至耀说,大桥桥栏浮雕是集全国艺术家的力量创作出来的。南京工艺雕刻厂也参与了图纸的设计,并且承担了在图纸完稿后制作木刻模板的任务。“这个木刻模板还是很重要的。”朱至耀解释,它是连接设计图纸和成品的桥梁。工人们根据设计图纸制作好模板,然后这些模板被送往晨光厂用以制造石膏样,最后再用铁水浇铸后才能形成现在长江大桥上的桥栏浮雕。

  (编辑小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