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功劳簿上铭记功绩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4日09:31 大河网-大河报

  

功劳簿上铭记功绩
殷墟变化让人惊喜

  □首席记者张志立文图

  殷墟“申遗”成功,整个安阳沸腾了。在通往殷墟的道路上,到处是欢乐的人群。走在这条路上,看着宽阔的马路、生机盎然的绿化带、清澈的洹河水,不少人的思绪回到了

5年前。

  5年前,殷墟附近的街道既脏又乱,参差不齐的楼房淹没了殷墟博物苑内的仿殷建筑。

  “申遗”启动后,对安钢大道两边的房屋及花园庄等处的房屋进行拆迁。在通往殷墟的沿途按照“突出古味,恢复原貌”的绿化方案进行绿化。

  “申遗”启动以来,投入资金超过2亿元(安阳干部群众捐款3100万元),搬迁居民688户,拆除各类房屋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绿化面积19.7万平方米,整修河道、道路等近20公里,建成殷墟博物馆1座,遗址公园2处,使殷墟遗址的面貌得到根本改善,可以让人从这里看到3000多年前殷商生活的画卷。

  心血总算有了回报

  得到“申遗”成功的消息后,原来在安阳市申报办文本资料组工作的李付强、孔德铭、周伟等人相拥欢呼,喜极而泣。

  “文本的制作在‘申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本制作不好,联合国科教文卫组织不会派专家来考察。即使派专家,但不能前来考察的专家,仍是通过文本来了解情况的。”安阳市文化局办公室副主任李付强说,2001年4月,他与另外6人被抽调到殷墟“申遗”办公室。当时,办公室条件简陋,6个人4张桌子1台电脑。那段时间,他们以办公室为家,常常一干就是一夜。李付强说,殷墟在“申遗”过程中,共制作了3个文本。尤其是第三个文本,受命于春节前几天,半个月的时间,别人过年他们工作,制作完成时已是正月十六了。

  孔德铭说,他和李付强进京做完付印前的最后一次校对,乘火车返回安阳,在列车上,两人随手翻看校稿清样,发现有1处符号错误,再看又发现1处错误,两人紧张起来,再次对文本清样进行了校对,又发现几张图片的说明也有错误。次日凌晨4时,他们回到安阳后,向文本组领导作了汇报,又于当晚乘列车进京了。

  鼎力相助殷墟申遗

  殷墟“申遗”离不开社会各界的鼎力相助。

  殷墟的发掘整理工作始于1928年,当时的国民党专家参与了发掘研究和资料的整理工作。后来,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被运到了台湾。为了取得宝贵的资料,安阳市文化局原副局长杨育慧,与台湾“河南老乡会”的高安泽取得联系。在高安泽的介绍下,2001年8月28日,殷墟“申遗”办公室给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发出求助信函,9月4日接到复函,对方表示将尽力协助。随后,编制文本所需的图片被邮寄过来,其中包括殷墟考古发掘中非常珍贵的“牛方鼎”、“鹿方鼎”等实物图片。

  在原国家文物局长张文彬的倡导下,殷墟被列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中。他退下来后,又专门致函党和国家领导人,介绍殷墟的申遗工作。

  2002年2月21日,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庆柱等6位专家联名致信党中央,发出《关于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建议书》,在6位专家中,有4位系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他们的建议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

  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站长唐际根博士不仅参与了第一版文本的修改工作,更是第二版、第三版文本的撰写人之一。2004年2月,他向安阳市领导提出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与安阳联合建设殷墟博物馆的设想,并成为殷墟博物馆陈列布展的实际主持人。在司母戊大方鼎回归的过程中,他是直接参与和实施人。他对殷墟“申遗”的贡献,还在于他发掘发现了横贯6000年的渔阳文化和震惊中外的洹北商城遗址,打破了以前对殷墟年代的认识,第一次提出殷墟为中商代的学术问题。

  各界捐款不遗余力

  在庆祝殷墟“申遗”成功时,不能忘记安阳人民做出的贡献。在安阳的大街上,你任意打听,每个人都会说出他们给申报工作的捐款数,少则几百元,多则万元乃至数万元。

  申报工作启动后,安阳市先后拿出8610万元用于编制申报文本和环境治理等项工作,但尚有近亿元缺口。

  2002年2月23日,安阳市领导带头捐款3.86万元,全市随后掀起了安阳历史上规模最大、数额最多、范围最广的捐款活动。市文化系统职工捐款8万元;市电厂职工一天捐款64万余元,企业捐款76万元。3月21日晚,在“功在千秋殷墟申报募捐义演文艺晚会”上,安钢捐款690万元,安彩集团捐款330万元。晚会期间捐款电话不断,当晚捐款1947.4万元。80岁的薛树仁身体不好,经济也不宽裕,他在电视上看到晚会,立即让孩子们搀扶着打的来到晚会现场,捐出1万元钱。

  据有关部门统计,到目前为止,该市企业及个人为殷墟“申遗”捐款达3100万元。

  就是这位老人发现了司母戊大方鼎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