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当歧视变成一种作秀时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4日11:39 南方报业网

  来信/来论

  

  12日,广州某报一篇报道说“广外首招一名乙肝患者考生”,并称“这在广东高校招生中还没有先例”,这在广大高考生中引起了不小反响。

  无独有偶,次日《南方日报》对该事件进行了“澄清”:广外招进来的这位考生并不是“乙肝患者”,而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该校招生负责人介绍“该考生的病情很轻微”,并且该考生高考成绩达到740多分,比广外提档线高出近90分,因此学校决定录取他。

  这两篇文章提供给受众的信息量主要有三点。其一,“乙肝患者”、“乙肝病毒携带者”两者之间区别很大。从医学角度来看,“乙肝病毒携带者”只要肝功能正常,生活就应该正常,接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该考生被录取本身没有什么新闻点。

  其二,病情轻微,指的是该考生完全符合国家给乙肝病毒携带者定的入学资格。而前文将“乙肝病毒携带者”变成“乙肝患者”后,广外的高考招生就被赋予了人性化的色彩,赞扬之声不绝于耳。

  其三,该考生高考成绩比广外提档线高出近90分,对于广外来说,不排除“分数号召”的影响力。

  我们不排除媒体由于采访、调查不够深入,对医学专业不够了解造成的误报。但也请允许我以鲁迅先生的“我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中国人”的思维来看待这件事情。广外录取了该考生,体现了人文关怀,也够提档线的考生;如果对方不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而是乙肝病毒患者,广外还能以如此的胸襟录取该名学生吗?当然这些假设值得商榷。

  说广外真正惜才也好,说借招生之名为提高学校知名度、美誉度“作秀”也罢,相信读者都跟笔者一样,倾向性地认为,不要将歧视变成“作秀”。毕竟,人们习惯性的歧视思维,往往会变成乙肝患者更可怕的目光力量。

  陈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