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退役冠军打工没啥不可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4日11:45 生活报

  本报评论员 初阳

  作为深圳自行车队的第一位队员,她曾经连续三年为深圳夺得全国山地自行车冠军,并带领深圳自行车队创造了2002年省运会上18枚金牌的优异成绩。如今,她在深圳关外一家私企做内部球队教练,收入不高,还要为落下病根的身体担忧。28岁的原深圳自行车队队长徐翠娟希望有人能帮助自己维权。(7月13日《南方都市报》)

  这是继全国举重冠军邹春兰成为搓澡工后的又一则相关新闻,相信随着媒体的深入挖掘,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昔日的冠军如今成为普通劳动者,没有了昔日的荣耀,甚至生活也变得拮据,心里一定很不是滋味。我们都能理解这样的反差给一个人带来的心理影响,但是有人在说徐翠娟的境遇时使用了一个词:沦为。相比徐翠娟的境遇,这个“沦为”似乎更让人心里不是滋味。在一家私企当教练,尽管工资不是很高,但怎么就似乎到了见不得人的地步呢?

  一个昔日的冠军如今应该过什么样的生活,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呢?由于他们曾经给祖国和人民争得了荣誉,给我们带来了快乐,我们希望他们过得好一些,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其实,这也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权利,而不是只有冠军才有的权利。

  有些人有这样的认识误区:冠军,是国家倾注大量财力物力培养出来的人才,应该总是社会上的佼佼者。但是,现行的体育人才培养体系,酷似只重分数的高考,一个是不重视文化素质,一个是不关注身体素质。所以,我们举国之力培养出来的冠军运动员,除了本职工作之外,往往缺乏跨行业择业的本领。而对于运动员来说,体育是碗青春饭,总有退役再就业的那一天。

  实际上,退役的世界冠军成为一个普通的打工者,固然体现了生活残酷的一面,但从另一个角度说,自食其力是件光荣的事情。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我们尽可以指责现行的运动员培养体制对文化知识方面的忽视,但不能因此就贬低某一种职业,并因此认为曾经当过冠军就可以不齿于从事某种职业。这样的舆论与其说是在为冠军们鸣不平,还不如说是在人为缩小他们的就业面。

  我们应该明白这样的道理,离开竞技场,冠军们就是一个普通人,他们应该以平和的心态融入社会。我们有理由相信,能够通过拼搏成为体育冠军的人,也必然可以通过勤奋和努力成为其他行业的优秀劳动者。

  (生活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