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暗访密拍,你能将镜头对准领导么?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5日06:00 光明网
徐光木

  对办事群众粗暴冷漠,上班听音乐打瞌睡或是外出吃饭,自己还不察觉,可能已被摄入密拍人员的镜头——结果轻者写检查,重者将离岗学习。昨日,记者从綦江县纪委获悉,该县对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工作作风进行暗访并处理。为防止被暗访对象认出来,暗访组从有关部门和乡镇临时借用了四名参加工作时间短、党政机关熟人少的年轻人作为暗访工作人员。(《重庆晚报》7月10日)

  不可否认的是,暗访密拍式的监督必将在当地产生不小的震动,公务人员的整体形象也将有所改观。上班时间开小差的人少了,打游戏也不再敢像从前那样明目张胆了,面对办事群众的时候变得和蔼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双双警惕的眼睛和没事找事做的假忙碌。在我看来,造成公务人员上班时间不务正业,对群众态度冷漠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缺少监督,而在于人浮于事和干部考评机制不合理。纪检部门对群众监督置之不理,让民意坐上冷板凳,却又另起炉灶,干起偷拍的勾当,从一个侧面映射出的正是对人民群众的不信任。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宁可相信摄像机的镜头,却不相信广大群众的眼睛,当然也起不到良好的监督效果,因为只有人民群众的监督才最全面客观公正。

  另一方面,不管是暗访也好,密拍也罢,均无一例外地将矛头对准了机关里的普通的办事人员,仿佛是要说明只有办事人员才存在着玩忽职守、态度粗暴等违规情况。事实当然仅非如此,许多事业单位由于人浮于事,只拿工钱不上班的人大有人在,这些人自然就落入了暗访密拍的盲区。单位领导的办公室本来就十分隐蔽,外人一般很难发觉,再加上领导应酬多,待在办公室的时间是少之有少,暗访密拍又能奈其几何?并且,由于对于暗访人员的身份过于依赖,这样的规定也就难以长期执行下去,进而上升到制度的层面,因为一回生,二回熟,暗访工作人员很快会成为公务人员的眼中钉,处处加以提防。

  所以暗访密拍式的监督充其量只是一场闹剧而已,是借加强监督之名,行的却是官场作秀之实,从其诞生的那天起就决定了它是吃豆腐加醋——多此一举,自然也就摆脱不了夭折的命运。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