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小“出口” 大民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5日08:04 大众网-大众日报

  家住菏泽市牡丹区赵盘石村八十岁老人赵吉学面对众多参观者开心地笑了:“茅厕还有不臭的,这回还真不臭了!”与老人同时笑出声来的还有中国疾病预防科学院的王俊起教授,这位十几年来游走于大江南北致力推广生态旱厕的专家高兴地说:“没想到‘厕所革命’在菏泽率先发生。”

  在菏泽农村,随处可见这种被称之为粪尿分集生态旱厕的厕所,就像城里小报亭,

厕内瓷砖铺地,不闻臭味、难见苍蝇,墙壁粉刷淡黄色涂料,白色排气管高耸其上,与鲁西南民居风格浑然一体。截至目前,全市已改建厕所3万个,15万农民挥手与千年传统厕所告别。

  事关农村公共卫生

  改厕是大事么?说大很大,说小也小。

  说其大是它牵涉千家万户。农村在初步解决衣、食、住、行后,解决“出口”问题的厕所堪称农民生活“第五大要素”。说其小,作为欠发达地区,发展县域经济、完善交通网、招商引资上项目、解决农民增收致富难题,哪一个都比厕所改造事情大。

  但是,菏泽市委、市政府不因事小而不为。去年,市里将农村改厕列入十大民生工程,今年又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同时纳入“十一五规划”,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与经济发展目标同部署、同考核、同奖惩。

  起初,认识并不统一。但市里抓改厕决心不变,书记、市长走村串户看厕所,铺下身子抓改厕。因为他们熟知,农村老式厕所日晒、雨淋、猪拱鸡挠,一个厕所就是一个污染源。有研究表明:以改厕和教育为主的卫生措施可减少儿童腹泻发病率36%;减少血吸虫病感染率77%;减少蛔虫感染率29%。

  更何况还有另外两笔账——经济账:一个厕所可为一个4口之家提供发酵人粪尿2190公斤,就是4亩地的肥源,年节省100元化肥款;健康账:有统计资料,目前农民在县乡两级医院支出医疗费用人均30元左右,其中85%与肠道有关,卫生厕所杜绝肠道传染因素后,人均可节省医疗费25元以上。

  小厕所连着乡村文明,关涉农村公共卫生大事业,是消除疾病传染源,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治本之举。

  政府主导群众自愿

  粪尿分集旱厕技术原产瑞典,经改造更适于中国北方农村。但由于农民难以接纳新技术,不少地方推广慢,多次到菏泽推广此项技术的王俊起教授更倾向于政府主导下的强力推动。

  “农村改厕绝对是一件造福人民的好事,应大力推广。每户投资300元,农民可以承受,政府主要是宣传和技术指导,抓好重点村示范,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不愿改的不勉强。”4月1日,市委书记陈光在市卫生局的报告上这样批示。

  随之,全市选择30个乡镇的300个行政村作为试点,政府提供技术服务与指导,改与不改群众自愿。

  宣传鼓动,舆论先行。市卫生局、爱卫会精心策划,通过宣传画、电视片、明白纸、宣传板、口号标语等多种形式集中宣传;先后15次组织到9县区巡回办班,改厕专业技术人员达到6000多人。

  牡丹区率先破题,区乡财政出一点,群众个人拿一点,40多个示范村厕改红红火火,粪尿分集式,改灶、改厕、改圈三联式等模式迅速推开。

  让典型发挥示范作用,迅速突破群众认识“拐点”。曹县郭庄回民村富甲一方,60%住户住别墅。1998年,村民厕所用上了水冲式,家家院墙外面多了个储粪池,结果家是干净了,但臭了街筒子。因为原先建的厕所花费几千元,此次要求改厕,村民多有抵触。然而几天过去了,大伙见村主任家用上方便干净的生态卫生厕所,纷纷主动要求改厕,县里急调施工队援助,不出一个月,全村95%的户改完。

  郭庄毕竟是屈指可数的富裕村,对一般村,改厕政府补贴愿意干,没有补贴该咋办?牡丹区西城办事处赵盘石村本不在改厕试点范围,但市卫生局一位干部给家住农村老父亲改厕所的事一经传开,引得众人效仿,目前赵盘石已有50多户农民建起了这种生态卫生厕所。受此启发,机关干部为农村父母尽孝心建生态旱厕模式在成武等县区迅速推开。

  改厕连着乡村文明

  西李庄是李村镇黄河滩区搬迁村。步入李同印家,迎门墙后依次是卫生旱厕、小花园,李树、葡萄架点缀其间,让人顿感心旷神怡。村支书楚波说,农民生活富足后,讲究生活环境美,最能说明问题的是全村400户,220户已经或将完成改厕。

  “啪”,电火花闪过,沼气炉应声燃起蓝荧荧的火焰。“你看看,这火比煤气都旺。过去农家灶火窝里堆满柴禾,锅台满是灰尘,圈厕臭气熏天。现在用上了沼气炉,灶台不见灰尘,厕所、圈舍没了臭味,生活与城里人有啥两样?”当一批批的参观者走进牡丹区都司镇纸坊行政村张秀花家,她总是热情地这样介绍。

  改厕改变着农民的生活习惯。这让菏泽市的领导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是看建了多少别墅、多少农民住上了楼房,而是要从基础抓起,从改善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抓起,功夫下在转变群众的思想观念“牛鼻子工程”上。

  随之,一场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居住环境为主要内容的四清(清草堆、清土堆、清粪堆、清垃圾堆)、四改(改厕、改灶、改水、改路)、四学(学政策、学文化、学技术、学法律)、一规划(乡村规划)在全市推开,由小厕所引发的一场意义深远的“大革命”正拉开帷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