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以军海陆空封锁黎巴嫩 以色列第三大城市海法遭袭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5日08:41 大河网-大河报

  

以军海陆空封锁黎巴嫩 以色列第三大城市海法遭袭
就在巴以问题令国际社会挠头之际,以色列又在黎巴嫩开辟了第二个战场,致使中东局势日趋紧张。7月14日,以色列国防军扩大了袭击目标,不仅再次空袭了贝鲁特国际机场,还轰炸了桥梁和公路等战略性设施,加强了对黎巴嫩陆海空的封锁,以报复此前一天黎武装对以北部城市海法的袭击。

  海法首度遭袭

  7月13日夜间,以色列第三大城市海法首次遭到了来自黎巴嫩境内的火箭弹的袭击。截至目前,尚没有人员伤亡的报告。

  海法拥有27万居民,距离黎巴嫩边境50公里。以往发射自黎巴嫩的火箭从未到达如此远的地点。当天夜里,约有22万以色列北部居民在掩体中过夜。

  真主党否认对此事负责。此前一天,该武装组织还向以北部城市发射了十几枚火箭弹,造成至少2人死亡,120多人受伤。

  以驻美国大使阿亚隆指出,针对海法的袭击标志着以黎冲突已经“大幅升级”。

  同一天,真主党炮轰了以色列北部港口城市纳哈里亚,至少11人受伤,其中包括几名在当地工作的新闻记者。此外,其他北部城市也未能幸免,许多平民成了以黎冲突中的牺牲品。

  据以色列《国土报》报道,以政府目前正在就海法遇袭事件进行讨论。一旦政府官员认为真主党将会大量使用远程火箭弹袭击以本土,他们可能将考虑派遣地面部队深入黎巴嫩。

  以军全面封锁黎

  以色列空军13日轰炸黎巴嫩3座机场,切断了黎巴嫩全部民用和军用空中通道。同日,以海军军舰进入黎海域,封锁进入黎各港口的通道。为了报复黎武装的袭击,以军14日继续扩大袭击目标,重点打击了黎巴嫩的机场、高速公路以及军事基地等目标。

  14日早些时候,在四处散发了警告黎巴嫩人不要出现在街头的传单后,以色列国防军开始了新一轮空袭贝鲁特南部的真主党大本营所在地的行动。身在事发地的美联社记者报道说,他们当天至少7次听到导弹爆炸的声音,枪炮和战机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响彻整个贝鲁特。

  黎巴嫩电视台播放新闻说,以色列战机炸毁了两座桥梁、一个真主党据点以及吉亚发电厂的燃料库。路透社报道说,黎巴嫩东部地区的几个移动电话信号中转站也遭到以军空袭。

  此外,14日凌晨,以色列战机还空袭了连接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和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之间的主要公路。一名黎安全部门官员称,以色列战机对这条跨国公路的不同地段发动了至少5次空袭。目前还不知道以色列的空袭行动是否造成人员伤亡。此前,许多在黎巴嫩的游客正是从这条公路逃往叙利亚躲避战火的。

  由于贝鲁特国际机场因以色列的两次轰炸而处于关闭状态,通往大马士革的交通要道也被炸断,许多身处黎巴嫩的游客不得不铤而走险驾车翻山越岭,试图进入叙利亚境内避难。那些选择留在家里的贝鲁特居民也紧闭大门,足不出户。

  在过去的48小时里,已有57人因骤然升级的黎以冲突被夺去了宝贵的生命,另有103人受伤。12日,真主党趁以军忙于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之际偷袭了驻扎在黎以边境的以色列国防军,打死了7名以军士兵,还俘虏了2人作为人质,以期用他们交换被以关押的黎巴嫩囚犯。但是真主党的这一要求随即遭到了以色列的回绝。

  以色列14日说,他们的袭击是为了瓦解真主党的军事能力,同时也可以借此防止后者将其手中俘获的以军士兵秘密送往伊朗。以色列军队指挥官和以政府官员还表示,不排除袭击真主党总书记赛义德·哈桑·纳斯鲁拉的可能。

  处在真主党和以色列夹缝中的黎巴嫩政府如坐针毡,只能呼吁双方立即停火。

  以色列总理奥尔默特14日提出了黎巴嫩停火三条件:释放两名以军士兵、停止对以色列的火箭弹袭击和履行联合国有关解除真主党武装的决议。

  可能打击叙利亚

  以色列专家还警告政府留心伊朗和叙利亚。美联社报道说,鉴于叙利亚长期以来都在暗中支持真主党以及哈马斯,一些专家猜测叙利亚可能会成为以色列的第三个打击的目标。

  据伊朗官方媒体14日报道,伊朗总统内贾德当天致电给叙利亚总统阿萨德。内贾德说,如果以色列袭击了叙利亚,这将被视为是对整个伊斯兰世界的“攻击行为”,后者势必会予以“坚决回应”。

  此外,内贾德还在与黎巴嫩总统拉胡德通电话时表示:“在这一微妙的局势下,伊朗将站在黎巴嫩一边。”

  叙利亚驻美国大使穆斯塔13日呼吁美国对它的中东盟友以色列施压,让其保持克制,并敦促恢复中东和谈,以避免紧张局势升级。

  美国支持以色列

  中东目前的局势已经引起了阿拉伯世界和欧盟国家的广泛关注,他们普遍担心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以及黎巴嫩的关系会超出国际社会的控制范围。

  正在德国访问的美国总统布什当天依然对以色列政府的军事行动表示支持,认为后者有权捍卫国家安全,并谴责真主党“阻碍和平进程的恐怖主义行径”。但是,布什同样也担心,以行动可能会导致黎巴嫩政府民主进程土崩瓦解。分析人士指出,对于美国而言,一个反叙利亚的黎巴嫩政府的垮台并不符合美国的利益。

  与美国立场不同,欧盟则对以色列目前的举动非常不满。他们严厉谴责以军正使用“不恰当的手段”引发地区危机。

  阿拉伯联盟则准备于15日在埃及首都开罗召开一次紧急会议商讨对策。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向国际社会发出警告说,以色列的军事行动已经令巴方产生了“即将爆发新一轮地区战争”的担忧。

  13日,李肇星外长应约与黎巴嫩总理西尼乌拉通了电话,双方主要就黎以边境局势交换了意见。李外长对黎以边境局势深表关注和担忧,并呼吁有关各方保持克制,避免局势进一步恶化。中国日报供本报特稿

  背景资料

  黎巴嫩真主党

  黎巴嫩真主党是黎什叶派的政治和军事组织,成立于1982年6月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期间,创始人是穆萨维。该组织成立初期一直处于秘密状态,1984年开始使用“真主党”的名称,1985年发表声明宣告正式成立。

  黎真主党主要由从“伊斯兰阿迈勒运动”中分裂出来的力量组成,其组织严密,装备精良,拥有民兵约5000人,在年轻的穆斯林教徒中很有影响。真主党总部设在贝卡谷地的巴勒贝克市,最高领导机构是由12人组成的协议委员会,主要活动区域集中在贝卡谷地、贝鲁特南郊和黎巴嫩南部等什叶派聚居地区。现任书记是哈桑·纳斯鲁拉。

  1990年黎巴嫩内战结束后,黎各派别根据政府的决定,解除了各自的武装,但真主党以抗击以色列为由,没有解除武装组织及上缴武器。

  在中东和谈问题上,真主党坚决反对和谈,认为解决阿以问题的唯一出路就是消灭以色列。因此,真主党的宗旨是通过武装斗争,收复被以色列占领的土地,并主张效仿伊朗模式,在黎巴嫩建立伊斯兰共和国。

  1991年阿以和谈开始后,真主党频繁袭击以在黎南部设立的“安全区”。因此,以色列一直视黎真主党为“恐怖组织”,并将其作为重点打击和报复的对象,多次袭击其基地。1992年2月,真主党总书记穆萨维在以色列的空袭中被炸身亡。此后,哈桑·纳斯鲁拉接替穆萨维的位子,成为真主党的领袖。

  真主党从1992年起参加黎巴嫩议会选举,并成为黎巴嫩最大的反对党。

  2000年5月以色列从黎南部地区撤军后,该地区实际上由真主党控制。由于以色列没有从黎巴嫩、叙利亚和以色列交界地区有争议的萨巴阿农场撤军,真主党武装组织对以境内目标的袭击一直没有中断。(新华社北京7月14日电)

  背景资料

  黎以冲突纪事

  黎巴嫩南部与以色列北部接壤。长期以来,黎以一直处于敌对状态。从上世纪60年代末开始,由于巴勒斯坦游击队转移到黎巴嫩并以黎作为抗击以色列的基地,以色列经常对黎进行军事打击,致使黎以冲突不断。

  1968年12月28日,以武装直升机袭击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机场,炸毁了十多架黎民用飞机,以报复以色列一架民用飞机在雅典机场遭巴武装人员袭击。

  1969年,黎巴嫩代表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代表在开罗举行会晤,双方就巴游击队在黎的基地、活动范围以及与黎巴嫩军队的关系等达成了协议,黎同意巴游击队袭击以色列。

  1978年3月15日,以色列陆、海、空三军发动“利塔尼行动”,首次入侵黎巴嫩,直逼首都贝鲁特,占领了利塔尼河以南地区。6月13日,以军撤出黎巴嫩。

  1982年6月初,以军出动地面部队、海军陆战队和空降部队大举入侵黎巴嫩,占领了黎南部地区,并将阿拉法特领导的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赶出黎巴嫩。1985年1月,以色列开始分阶段从黎巴嫩撤军,但以色列以保卫北部领土安全为由,在黎巴嫩南部建立了“安全区”,并将以支持的“南黎巴嫩军”留在黎境内。

  1992年2月,以武装直升机袭击了黎真主党总书记穆萨维及其家属乘坐的汽车,穆萨维及其家属在袭击中丧生。

  1993年7月,为打击黎真主党和巴游击队有生力量,以军对黎南部发动大规模的轰炸。在双方为期一周的激烈交火中,造成150多人丧生,500多人受伤。7月底,黎以双方达成谅解,实现停火。

  1996年4月,为报复真主党武装对以北部的火箭袭击,以对黎南部地区展开大规模军事行动。黎以军事冲突持续了16天之久,造成黎160多人死亡,数百人受伤,50多万人沦为难民。26日,黎以双方达成停火协议。

  2000年5月,以军撤离“安全区”,结束对黎南部22年的占领。但由于以色列没有从有争议的“萨巴阿”农场撤军,黎真主党游击队和以色列的冲突从未停止过。

  (新华社北京7月14日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