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50年后,小红花对着暗号来相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5日09:42 南京报业网-金陵晚报

  □本报记者羊艳贺沂沂实习生杜刚王颖陈虹朱畅梁渊清高雨生朱婷婷

  【金陵晚报报道】 50年前,一群红领巾提着小提琴、背着手风琴,一路高唱着《小红花》之歌,走进剧场、来到农村,表演各种文艺节目,他们的胸前都骄傲地佩戴着一枚白底红花烫金字的南京“小红花”艺术团团徽。

  50年后,当《小红花》歌声再次响起时,当年清脆的童音已变成饱经沧桑之声,当年活泼可爱的孩童已成为两鬓斑白的耄耋老人。昨天,相隔半个世纪后,老人们再次重逢,感慨万千。“老红花”们都说,《金陵晚报》做了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大好事:“如果没有你们的召集,我们这辈子都不可能再见面了。人生没有第二个50年,《金陵晚报》帮我们实现了这辈子最大的心愿。”

  昨天上午8∶30,在山西路小红花艺术学校4楼的一个小会场中,本报精心策划的“小红花50年后再聚首”活动准时开始。尽管天气非常炎热,但从8∶00开始,当年的“小红花”们就陆续来到现场,由于太久没有见过面,所以不少人还事先约定用“暗号”接头。到场的每个人都从工作人员手中接过了一朵鲜艳的小红花。本次活动还吸引了南京的各家电视媒体。

  此次活动请来了《听我韶韶》的秦岭和本报女记者贺沂沂一起搭档主持。活动一开始,主持人就依次请上了在“小红花”的发展历程中有特殊贡献的一些人物。毛峥峨元老、“牧羊人”黄家佐、大辫子老师王小妮……每个人上台都引得台下的一阵掌声,他们和主持人的幽默对白也使得现场变成了“小红花”的艺术人生演播室。本报副总编丁邦杰也上台致词。

  由于现场大多都是能唱能跳的“文艺骨干”,所以免不了请他们上台露一手。徐盈和爱人表演了一段“小提琴二重奏”,虽然演奏的是1962年的老曲子,但现场的“老红花”个个听得津津有味。正演着,忽然一阵手风琴声从门口飘进来,原来,当年小红花里有名的“刘氏兄弟”中的哥哥刘昆忍不住“凑个热闹”,合奏了一把。当年小红花的舞蹈队个个都是漂亮苗条的小姑娘,昨天已经60多岁的徐树宝也特地表演了一段当年的《云牌舞》,可惜以前是12个人一起跳的,很有气势,而现场只来了她一个,群舞变成了独舞,让她连喊“没感觉”。带着外孙女来的傅淑贤就是有备而来了,她亲自编排的《傣族舞》让小姑娘跳得非常专业、流畅,一点不比她们当年差。

  现场还发生了一个颇有趣的小插曲,口琴组的侯德富老人拿着1957年的老照片现场“寻人”,这张照片是当年口琴组原班人马的合影,可他在现场看了半天也没见到认识的。在主持人的“召唤”下,另一位口琴组的黄永利也走上台来,不过二人却相见不相识,只回忆起了共同的指导员。这个插曲也带动了所有人的怀旧情绪,纷纷打听当年的老师如今在哪?

  经过近3个小时的欢声笑语,主持人提议大家共唱《小红花》之歌,由这首歌曲的创作者顾以明老师指挥并领唱。“花园里,篱笆下,我们种下一朵小红花……”大家唱着唱着不知觉都站了起来,手拉起手,头靠着头,热泪含在眼中,声音格外洪亮,短短的歌曲唱了一遍又一遍,每个人都不舍得离去……

  珍藏55年前的旧海报

  昨天在“小红花50年后再聚首”活动现场出现感人的一幕。创办“小红花”的毛峥峨与自己的爱将、当年戏剧组《国王打喷嚏》儿童剧主演黄家佐,在半个世纪后再次重逢。毛峥峨还精心准备了一份神秘礼物,让黄家佐惊喜连连,两人激动得热烈拥抱,浓厚的师生真情让全场感动。

  50年前,《国王打喷嚏》上演后,吸引了大批小朋友大朋友观看,连演3场,第一场谢幕2次,第二次谢幕4次,轰动南京。可是这个戏剧组只存在了半年时间,随着毛峥峨被下放劳动,“小红花”戏剧组也解散了,《国王打喷嚏》成了戏剧组排演的唯一一部舞台剧。之后,所有剧组演员便各奔东西,从此一别半个世纪。

  作为《国王打喷嚏》的主演,黄家佐因为此剧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凭此经历考上上海戏剧学院,实现了自己的戏剧梦想,并在“文革”期间以一部儿童小说《新来的小石柱》红遍全国。去年红极一时的电视剧《上错花轿嫁对郎》也是出自黄家佐之手。

  与毛峥峨及同学们分别半个世纪后,黄家佐一直没有机会再与他们重逢。昨天黄家佐专程从安徽坐长途来到南京。当黄家佐与毛峥峨相见时,两人激动拥抱。

  黄家佐将自己拍摄的电视剧《上错花轿嫁对郎》DVD作为自己的成绩单,赠送给毛老。毛老则拿出一份让黄家佐再也没有想到的礼物——一张1951年6月20日出版的画报,上面有黄家佐11岁时参加儿童美术大赛时的作品《小华劝爸爸去登记》的连环画。这张泛黄的、有很多破损的老画报,被毛老精心收藏了55年,黄家佐的眼眶湿润了。

  红黄蓝墨四兄妹

  “老红花”中,有许多人都是和兄弟姐妹一起参加了小红花艺术团,夏思蓝就是其中一位。昨天,夏思蓝和姐姐夏思红来到了聚会现场。见到了过去的老师同学,夏思蓝显得很激动。“虽然几十年没见,但还是能一眼认出他们!”记者发现夏思蓝的胸前别着一枚小红花的徽章,她说此次参加聚会,仿佛回到了童年时代,当然要戴上小红花的标志了。

  夏思蓝有一个姐姐、一个哥哥和一个妹妹,兄妹4人的名字按“红、黄、蓝、墨”排列,在当时也是颇有名气的。姐姐学习话剧,哥哥学钢琴(当时小红花只有6个人学),自己和妹妹都学唱歌。当被问起怎么想到要加入小红花时,夏思蓝脱口而出两个字:“喜欢!”当然,这和家庭的影响也有一定的关系。夏思蓝的父母都在文工团工作,家里还时常举行小型的聚会,大家唱唱歌,跳跳舞,多多少少激发了他们对艺术的热情。

  5年的小红花生涯中,最让夏思蓝印象深刻,又最让她骄傲的是,作为合唱队的一员,她多次和小伙伴们执行了接待国内外贵宾的任务。每当贵宾到来,她们十几个五六年级的小姑娘先去机场、车站迎接,再给贵宾表演节目,有时候还陪同他们进行参观。

  一次,王光美来到南京,夏思蓝幸运地接到了接待任务。“在玄武湖边的草地上,王光美微笑着和我们打招呼,把我们激动死了。”那时候,夏思蓝的母亲正好也负责接待贵宾,她就站在王光美的身边。夏思蓝想向妈妈挥挥手,告诉妈妈自己也在那里。谁知妈妈早已发现了她,还用眼神阻止她打招呼。“那时候怕这样做影响不好。”

  遗憾的是,由于哥哥夏思黄忙于工作,妹妹夏思墨早已长住深圳,所以他们没能参加今天的聚会。“他们说,以后一定要补上!”

  我和晚报真有缘

  在昨天的聚会现场,记者还意外遇到了一位“我们要找的人”——傅甘,她也是第一批“小红花”成员之一。傅甘在“小红花”名册上登记后,就拿出一份7月13日的报纸,指着本报报道的“遗族女校学生想见老校友”的文章说:“我不仅是小红花,我父亲傅焕光还是你们报道的遗族学校的创办人之一呢!你们不是要找当年了解情况的人吗?那就是我呀!我和你们报纸真有缘分啊!”

  傅甘是1957年“小红花”小提琴组的成员。她从会场的前面挤到后面,又从后面挤到前面,跟每一个认识的人都要说上两句。她还告诉记者,第一批小提琴组就缺一个人就全了,那个人叫刘斯,组里的其他成员都希望能联系上他。“你们影响那么大,帮我们找找他吧。”

  王小妮:大辫子的美女老师

  在昨天的聚会上,很多已经白发苍苍的“小红花”一到门口就问记者:“王小妮老师有没有来?”当看到坐在里面的王小妮时,“小红花”们总是很激动地一把上去抱住她,“王小妮老师以前就像妈妈一样关心我们。”

  在之前两个月接受采访的“小红花”中,提到最多的人就是王小妮老师,“她梳着一条大辫子,总是替我们背着手风琴,每次都走在我们队伍的最前面。”所以王小妮昨天成了全场的焦点之一,她几乎熟悉每一个人,为已经变了模样几乎认不出彼此的“小红花”们做介绍,还把黄家佐从美国带来的巧克力一块一块掰给“小红花”们。当《我们多么幸福》、《小红花》这些歌曲再度响起时,王小妮又像回到50年前,带领学生们打起拍子。

  看见这些已经年过半百的学生们围在自己身边,你一句我一句地一起回忆在“小红花”的岁月,王小妮的眼睛湿润了。“我没有想到自己那么多年前不经意间做的一些事,他们却记得那么深刻,我真的很感动。”王小妮几乎无法形容自己开心的程度,只是不停地重复“很幸福”。

  活动结束了,“小红花”们迟迟不肯离去,很多人依然拉着王小妮说话、合影。

  50年后的今天,不少女同学看到曾经的辅导老师站在镜头前,依然不由自主发出感叹:“还是王老师最年轻最漂亮!”

  顾以明:无心栽花花满楼

  每当提起《小红花》这首歌,我们总会想起这首歌的创作者,原“小红花艺术团”的老师顾以明老人。

  “小红花”的第一位领唱高小玲女士在提到这首歌时说,当年排演大合唱《小红花》的时候,顾老细心之极,“她说南京的小孩口音比较重,为了达到最佳的演出效果,顾老师总是不厌其烦,一个字一个字地帮我们抠发音。”

  然而提起这首歌,顾老却总是摆摆手说,“我真是无心插柳啊”。原来,自1958年创作这首歌以来,顾老只是在当时的合唱组中以小合唱加独唱的形式排演了几遍,谁知几场演出下来竟然颇受好评,真是喜煞顾老了。于是,在以后的小红花演出当中,几乎每场都会有这首《小红花》,《小红花》也就流传开来,成为家喻户晓的名曲了。

  夫妻双双把琴拉

  昨天,徐盈和丈夫王韵伟、妹妹徐坚坚一家来到了小红花的聚会现场。在刘昆老师的手风琴伴奏下,徐盈夫妇表演了小提琴二重奏《我们多么幸福》,两人的配合非常默契,一看就知道是经常在家演练的。

  他们的乐谱上标注着“1962年”的字样,作曲是当年小红花的“四大天王”之一熊萼。原来,40多年前的乐谱被徐盈一直保存到今天。“我怕把谱子弄坏了,特意去复印了一份带来,旧的留在家里。”

  见到几十年前的老朋友,徐盈很激动,“感谢金陵晚报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机会!”她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机会和大家见面。“在小红花的经历,影响了我的一生。”徐盈在小红花学习了将近10年,上小学的时候,徐盈参加的是合唱队,进了高中,她转进了弦乐队,学习小提琴。

  在这10年里,徐盈结识了许多小伙伴,也遇到了许多好老师。她至今仍然记得,小红花的创办人之一——熊老师,常常为大家编写乐谱,陪着大家排练。

  “文革”以后,小红花艺术团暂时解散,徐盈来到了原江宁县京剧团,在乐队演奏小提琴。在京剧团里,徐盈认识了她的丈夫王韵伟,两人一聊,竟然发现都是来自小红花!王韵伟原来在小红花的雕刻组。

  箱子当道具

  今年64岁的徐树宝1957年正式进入“小红花”舞蹈组。

  昨天,徐老带着自己亲手用水蜜桃箱子制作的云牌,在几十名“老红花”面前表演了自己拿手的《云牌舞》。

  别看徐老已经年近古稀,但是一跳起舞来,那曼妙的身段,那矫健的身姿丝毫不逊于当年。一出手就博得了现场各位“老红花”的阵阵掌声。

  徐老骄傲地告诉记者,《云牌舞》是小红花早期创立的舞蹈之一,很多后来的“小红花”都没有机会学到。

  (编辑小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